临走前李战把准备好的鼓鼓的牛皮信封塞在林父手上,说,“林叔,这是部队给的慰问金,算是提前给您和阿姨拜年了,不多,就是个心意。”
“这个使不得这个使不得。”林父连忙推回来。
李战笑道,“部队的钱,您是军属嘛,放心拿着。”
“好,好吧,谢谢领导谢谢领导。”林父激动得很。
一直把李战等人送到了停车的地方看着车子走远了林父才返身回家,林母就神神秘秘的说,“部队给的慰问金有五千块钱!”
“这么多!”林父也吃惊了。
他们不知道这些钱根本不是部队发的慰问金,是李战自掏腰包的钱。李战有钱得很,成达自然不会跟他争。
当天直接返回长安,李战和成达都送了一大口气。在招待所等开饭的时候,刘小龙说,“林晓雨家乡那个位置虽然属于苦肃,但是民风什么的和夹西这边比较接近,很重视教育,方言也相近。”
“我也感受到了。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有自己的小学,有两百多学生,附近几个村子的都把孩子送过来上学。”李战颇多感慨,“不过条件的确很艰苦。我有个想法和你们商量商量。”
成达说,“你打算援助高腰小学?”
李战摊手说,“我也不怕说,我爸现在生意做得不错赚了不少钱,回头我给他说话让他联系一批人捐点钱盖学校。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啊,你们也看到了,那校舍破破烂烂的,马上寒冬了,孩子们不好过。”
“我捐两万。”裴磊突然说。
李战诧异道,“你有这么多钱?”
“有啊,攒两万多了,家里没好多用钱的地方了,我留着没用。”裴磊耿直得很。
李战顿时笑了,“行啊你小子,两万块能盖个平房了。”
成达说,“我能拿出五万来。”
这个李战就不感到惊讶了,成达开了那么多年飞机当过团长,存款肯定不老少的,几万块钱不算什么。关键是一个舍得舍不得的问题,他们这几个人对钱的态度都差不多,基本没概念,有钱也不知道怎么花,平时训练已经够辛苦的了还要费脑筋去思考怎么样花钱,这日子没法过了。
刘小龙脸红了起来,犹犹豫豫的,“我,我存折上有三千多,每个月留一点一点点攒起来的。”
“你老婆管钱吧?”成达用过来人的口吻问。
刘小龙很尴尬的点头。
他工资当然比裴磊高,但是有老婆有孩子了,开销大得很,到现在房子还没买上呢,夫妻俩一直在努力赚钱攒钱凑首付。
“老婆孩子在哪?”李战问。
刘小龙说,“在兴城,租了房子,打算在兴城安家了。”
“嗯,家属安置孩子上学这些事一直在搞,很快有安排了,别担心。”李战说。
刘小龙顿时就咧开嘴笑了,忙不迭地点头。总教员也算是部队领导了,李战的话就是领导态度。沃土海军飞训基地的人员会越来越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会越来越多,家属就业孩子上学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部队官兵人心浮动。家里都安排不好哪里能安心搞训练。
这方面李战的想法是比较实际的,正如他一方面发挥政工小能手的才能给官兵们打鸡血,另一方面也用逐年提高的待遇和未来的职业前景来刺激大家的主动能动性。
你没办法啊,这些现实问题非常的容易造成人才流失,这方面李战是有深刻体会的。
四人三言两语就把捐款的事情敲定下来了,他说,“我没钱,不过我可以找我老婆要,我拉杆费卡在她手里。”
“原来你也是妻管严啊!”
第632章 理想很丰富现实很骨感
和华清大北相比,西交大的牌子不够响,甚至比不上沿海许多大学,但是在工科这一方面,在科研行业,尤其是军工行业里,这个学校是非常有分量的。
长安这个地方高校资源是非常厉害的,985就有三所,其中包括西交大。除了这些,还有长工大、长电大,和军方的渊源是非常深的,长电大的前身干脆就是军校改制过来的。长工大还是全国唯一一所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
这个地方经济不抢眼,但是历史以来高校资源都是非常牛逼的,含金量相对高很多。坊间有观点,真正搞学问的高校都在长安,虽然偏激,但至少说明了当前高校确确实实存在的现实现象。
来之前提前联系了长安的征兵办,他们做了相应的准备。原本没有被纳入招飞范围的几所学校现在反倒成了主要目标了。比如应婉君所在的西交大和低调奢华的西电大。后者是由军校改制而来的,前身是部队的无线电学校,和部队渊源很深,相对来说招飞征兵这些工作开展起来会更加顺利。
鉴于此,李战决定先把难啃的骨头给啃了——长工大。
这个学校也曾接受过军校高校资源,或者说大陆地区的知名高校大部分都曾有过接受军队高校资源的情况。
把给高腰小学捐款的事情确定下来之后,第二天李战一行人就来到了长工大开始了第二站西部招飞。由于这次招飞采取的是和普通征兵一样的流程,体检需要李战他们自己去联系协调。李战和成达兵分两路,前者去面试家访,后者则去联系医院确定体检事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