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升到了一千米海高后,从驾驶舱望出去看到一副奇特的画面。在前方大约二千米的高度是一道明显的分界线,往上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往下则是乌黑乌黑的一大团呈螺旋状的庞大云团,距离仅有二十公里,恰好是飞行员目视的最大距离。在这二十公里里,有一些飘散着的云朵,它们像是得到了某种强大的召唤一样向漩涡中心聚拢。
白必图嘴唇都有些发抖了,报告道,“团长,那是个巨大的漩涡啊,有很强的向心力,你看看周边云层的运动方向,全部奔中间去了。”
刘长喜连忙查看实时画像,二十公里的拘留差不多是远距摄像机的最大作用距离了,画像非常的模糊看不到许多细节,但是前方整片二千米以下的空域都是如此这般的场景,根本不需要看细节进行判断了。
“老于,小李,你们看,我把画面切到主显示屏。”刘长喜沉声说,让白必图把拍摄到的画面切到仪表台中间的主显示屏上。
都是经验丰富的人,李战和于成林仔细看了情况之后,下意识的对视了起来,然后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于成林沉声说,“你还记得当年你打气球返航时遭遇的天气突变吗?”
“忘不了。”李战说。
于成林说,“这一次比上一次更厉害。”
“我在想应该怎么办。”李战沉思着说。
刘长喜忍不住了,说,“你们在打什么哑谜,讲清楚一些。”
于成林沉声说,“那是李战下部队不久的事情,地方上有户老百姓办婚宴使用了热气球,结果不慎脱离了固定飞到了民航的降落航线上。我们的雷达发现之后上级命令我部出动进行处置,当时是李战负责执行,他使用三十毫米机炮击落了热气球后返航。结果就在此时本场天气突变,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气象条件急剧下降到超出大纲最低气象要求两倍的程度。李战奉命备降桂北场站,但是不慎遭到了雷击导致发动机舱起火,李战不得不在本场进行迫降……”
耐着性子听于成林说完,刘长喜皱眉问道,“成功了?小李有这方面的经验?”
“成功了,而且那架飞机后来还修好了,据李战反应修好后比原来还要好开一些,后来那个飞机移交给西部破烂王之后就一直跟着李战,也是功成名就等着退役的光荣老兵了。”于成林感慨着说。
李战哭笑不得,“我说二位团长就别回顾过往了,好汉不提当年勇么,现在的问题是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二人回过神来,刘长喜说,“你们什么意见?”
“我倾向于取消行动。”于成林给出了一个毫不意外的意见来。
刘长喜心里暗暗松了口气,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松了口气,也许恐怕他都不知道自己下意识的要与于成林的意见一致,如此才能让李战“屈服”,他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怎么就断定李战的意见是继续执行任务了呢?
眼前的情况似乎没有别的选择了,绕行没有办法保证油料支撑返航,不绕行的话飞机是肯定穿不过前方直径将近二百公里的风暴酝酿区。
轰-6KZZ的体型和大多数战斗机比那都是庞大的,和一般的客机相比也毫不损色,著名的波音737家族大多数型号都是差不多的体型。可是面对面积近三万平方公里的风暴酝酿区,轰-6KZZ就是只蚊子,也许还是个小蚊子。然而对整个太平洋地区来说,区区三万平方公里不过沧海一粟罢了。
大自然的威力飞行员显然比普通人更加清楚,眼前这个风暴酝酿区是无论如何都穿不过去了。
于成林和刘长喜颇有些紧张地看着李战,生怕这位经验丰富的险情、超低气象条件下的飞行专家会一意孤行要继续任务。
第422章 模拟蓝军舰队的难处也是我们的难处啊
“小李?”
看见李战望着前方黑白分明的风暴分割线出神,刘长喜忍不住轻欢了一声,道,“小李,你是什么看法?风险大于收益不好冒险,数据可以传回去,可是咱们得把技术组和飞机安全带回去。”
李战答非所问说,“形成风暴区需要一个小时吗?”
“李战,我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就算现在还没有形成风暴区,但是这个天气足够恶劣了,飞机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飞行。”于成林说。
李战却是好像根本没听见他们的话,又问,“你们说模拟蓝军部队的特混舰队害怕不害怕风暴?超过十二级海况了吧,他们的飞机能起飞吗?他们也应该在着急忙活地转向避开风暴区呢吧?能通过无线电定位蓝军舰队的位置吗?”
都诧异地对视着,看着入了神的李战大家心里都不知道应该作何感想。
李战突然醒悟过来一般,扭头看向于成林和刘长喜,“二千米以上的空域不是风平浪静吗,咱们不一定要低空突防啊,而且这个漩涡状的巨大低云层事我们绝佳的掩护不是吗?”
一句惊醒梦中人!
“对啊!”刘长喜猛地一拍大腿。
于成林一愣,随即若有所思自言自语说,“是哦,为什么一定要低空突防呢?低空突防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隐蔽接近吗?”
他重重的呼出一口气,说,“看样子我们都钻死胡同里了,纠结于方式和过程忘记了最终的目的。”
李战嘿嘿笑着说,“怎么样二位团长,干他一下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