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陈飞,“忘我礁你熟悉吗?”
陈飞回答,“有印象但不熟,他们属于守岛部队,平时很少打交道。”
“那里有机场?”李战不太相信。
陈飞说,“这个真不太清楚,岛礁建设很多都是保密的,我们海航也不知道。上级既然让咱们备降那里加油,那肯定是有相关设施的。”
李战想了想,呼叫吴飞友,“高新三三,忘我礁是什么情况?能保障我的飞机吗?完毕。”
吴飞友说,“抱歉,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条未完工的跑道,我可以降落你完全没问题的。”
……
李战顿时无语了。
事实上他并不担心是否能够降落,而是担心是否能够得到补给保障。现在已经正午过后了,距离从中南场站出发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小时,如果不能在忘我礁得到油料补充,他们不但不能在今天之内返回中南场站,甚至可能会滞留在那里。这会对试飞计划产生严重的影响。试飞计划本身就推迟了很长一段时间,再经波折的话恐怕很难在大比武之前完成了。
李战实在是不想错过空军部队的第一次大比武,那是中国空军这么多年来的盛宴。
“试验幺六,你大可放心,忘我礁应该是有保障能力的,完毕。”吴飞友说。
“明白,谢谢,完毕!”
李战再一次扫了一眼飞行计划表,上面的备降目录里并无忘我礁这个名字。实际上别说远离大陆一千公里的这里,整个南海海域都不会有合适的备降场,至少在编制表里是如此。但是此时李战感觉到吴飞友的语气是稀松平常的,让他不得不怀疑高新33号运-8海上巡逻机长期以某个岛礁作为中转站。
这里面的信息量有些大了。
蓝方特混舰队向南逐渐驶离了规定海域,李战和高新33号向北飞往三百多公里外的忘我礁。这一场临时安排的对抗演练的过程以及结果正在通过不同的途径汇总报告到各自的司令部,高新33号运-8海上巡逻机所携带的侦察设备拍摄到的情报数据以及当时的场景也通过专用的通讯通路传回了海司情报局。
李战和吴飞友的混合双机编队还没到忘我礁,一架搭载了机务组、燃油以及相关设备的运-8中型运输机从水灵场站起飞,目的地忘我礁。
第475章 忘我礁
一些关心时政的人并不知道忘我礁,但是如果提起该岛礁正西侧五百多公里外的思念岛,对许多人来说是如雷贯耳的,因为思念岛这个名称经常出现在诸多媒体的报道里。
李战对忘我礁有大概印象正是因为该礁与思念岛对应——前者在东后者在西。
从航图上看,如果把南海比作东方巨人的双腿,那么曾母暗沙就是大脚板,忘我礁和思念岛就好比两条腿的膝盖。膝盖这个部位对于人来说有多么重要可想而知。显而易见,忘我礁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
向东北方向飞行三百多公里进入了忘我礁空域,拉升到五千米的高空后,李战向东边看的时候甚至怀疑自己看到了陆地。实际上那并不是幻觉,往几十公里是陆地,那是一个狭长的岛屿,当然李战不会是真的看到了陆地,在他的想象中如此罢了。
李战伴飞,和忘我礁的地面控制台进行了沟通之后,确定先由高新33号降落,然后试验16号通场一次后再进行降落。
高新33号很顺利的降落了,在通场的时候李战发现忘我礁上的跑道实际上是一个未完工的小型机场,已经完工的跑道长度大概是一千两百米,自南向北延伸,北端还有一段正在施工,粗略估计跑道的总长度在一千八米到两千米之间,这个标准是可以起飞空客-320一类的百座量级客机了。
让李战颇感意外的是,跑道南北西三边都临着海,那些防波堤明显是人工造陆填出来的。实际上不单单是跑道,就连东侧的一片呈梯形的陆地恐怕都是人工造陆搞出来的,东侧甚至建造了一个码头,有好几艘散装货轮正在卸工程材料,而在东南端不远处有两艘模样比较奇特的船舶正在作业,船尾喷出海沙来,那是绞吸式挖泥船在吹填。
重新进入降落航线后,李战哭笑不得地说,“忘我礁,这都快成忘我岛了,看这面积都快赶上大型机场了。”
陈飞笑着说,“和大型机场没有什么两样,确切地说应该是海上综合交通枢纽,你看那码头,停泊万把吨船舶完全没问题。”
笑了笑,李战轻轻拉了拉操纵杆,1616号歼-16的主起落架两个轮胎轻轻的着地,前起落架轮胎触地后李战才释放出双减速伞,战机滑行了四百多米后速度降到了每小时二十公里,根据地面引导车的指示开到一边去。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地面引导车是一辆轮式铲车!
铲车那巨大的轮胎还粘着泥巴,显然是从工地那边开过来的,驾驶舱后方挂着的那块红底白字的牌子明显是紧急赶工出来的,上书:请跟我走!
不远处的工地上横挂有大幅的标语:大干快上一百日!
在轮式铲车的引导下李战操纵着不比铲车高多少的歼-16开到了运-8海上巡逻机边上停了下来,那里是基本完工的停机坪,一侧有低矮的平房框架,应该是与停机坪配套的保障设施,有工人在装修。再稍远一些能够看到好几座两三层的建筑物,周遭有绿色树木树木围绕着,其中体型最大的是一座三层建筑物,顶端有雷达基座,雷达罩里面的应该是对空对海两用雷达,没准会是比较先进的三坐标雷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