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婷婷笑着说,“李组长谦虚了。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李战慢慢凝起眉头来,沉声说道,“仪表台的三块显示屏显示的内容不太符合我的驾驶习惯,苏霍伊战机针对的是俄罗斯飞行员的驾驶习惯,这一点我们应该是做一些针对性的改变。这一点歼十做得很好。”
“李组长,我打断一下。”甘婷婷说,“我和你是同一边的,我们不是厂家的技术人员。不过你所反应的情况我们会进行总结,然后统一向厂家进行反馈。”
李战拍了拍脑袋,“抱歉,今天开一天飞机了脑瓜子不太好使了。”
“赚不少拉杆费了吧今天?”甘婷婷笑着说。
李战下意识的回答,“七八个小时吧,五六千块,标准改了拉杆费少了不少……咦?”
“别意外。”甘婷婷笑着说,“你拉杆小王子的名号我们早就听说过了,李组长,你可是大名人。”
李战震惊了,敢情都帅到总部机关去了。
“不开玩笑了,甘干事,还有其他问题吗?”李战稳住心神坚决不让糖衣炮弹击垮,道,“有关于试飞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问。”
甘婷婷微微点头,说,“对抗演练中你用了一些比较奇特的战术,从各方面的资料来看,你在突破了蓝军特混舰队的核心防空圈后使用了起落架作为介质和他们发生了实质性的接触。不知道你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起落架……”李战斟酌着,全程录像录音并且有人工记录,他必须要确定能够对每说的一句话负责,他有了合适的表述方式了,道,“主要的目的在于我想要尝试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是否能够在海上平台进行紧急降落,你应该知道歼十六是空军海军都很重视的机型,海面上的使用也是比较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初的情况比较,就是比较需要一种鲜明的态度来证明我方取得了胜利。你没有打过对抗演练可能不清楚,很多时候明明是我方取得了胜利但是到了复盘的时候对手总会耍无赖,对抗演练又不能真打,所以没有很多办法,确切地说没有很多证据来证明我们的胜利。所以当时我突破了蓝军特混舰队的核心防空圈后,这个问题就冒了出来——我应该怎么样证明我真的突破了。经过慎重的思考后,以触地复飞的形式来证明是比较合适的。”
甘婷婷脸上写着“我信你个鬼”,但是她毕竟是在保密级别比较高的部门工作,对海上对抗演练的一些敏感细节是比较敏感的,所以不会愚蠢到去刨根问底。一句讲晒,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摊了摊手,李战笑着说道,“其实就一个目的,我得证明我赢了。”
甘婷婷笑了笑,关了摄像机合上了笔记本,“李组长,谢谢你的配合。下一次面对面将会是在夜航结束,如果今晚你们还夜航的话那么明天我再约你。”
“随时恭候。”
第480章 连续作战
在北库的时候,李战和其他鹰隼们能够做到一天之内连续出动三次执行七个小时的飞行任务,最高纪录是李战创造的八小时三十分钟。
高强度的训练带来的是部队战斗力的大幅提升以及航油和相关航材的大量消耗,当然还有大量的发动机寿命小时。
在过去许多年里部队惜飞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怕出事”,中国军队的字典里没有“怕死”二字,尽管当初为了保安全走了极端以至于留下一些让世人诟病的现象,比如为了保安全宁愿不飞,但是要分析这个现象应该透过表面看本质。当年部队为什么要极端保安全,归根结底还是军费的问题。年轻一代包括新一代中国军人很难想象前辈们当初所处的环境,他们连酒精代替航油的办法都想出来了,为什么怕摔飞机,穷啊!摔一架少一架,少一架意味着国防常备力量的损失。
都是让穷给闹的。
李战这一代飞行员算是赶上好时候了,别看他下部队就开落后二代机到了北库还是开N手二代机,但是航油航材方面从来都不是障碍,管够管饱。当初他为了三吨航油恨不得给时任场站站长郑凯韵下跪可不是因为部队却航油,而是因为当时101团本身拥有的额度问题。
说句难听的,放在二十年前李战这样的飞行员早就被强制转业赶紧滚蛋走人了——让他这么摔下去不用敌人来打自己就先趴下了。
所以看问题要相对地看,自己昨天和今天比看看是否进步了,经常纵向比偶尔横向比,横向和强敌比给自己点压力。
现如今的部队训练强度比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上至下的战训思维也在发生着改变,尽管与强敌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但归根结底实际上只是钱的问题了。
刚刚结束了远程实战对抗演练,完成了第一项的实战试飞计划,马上凌晨又准备夜航,这么紧凑的安排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但是在现在则显得司空见惯了。
李战曾率领的鹰隼大队以“狠起来自己都打”的超高强度战训而著称,陈飞所在的海航99师号称南海雄鹰每天都在南海空域战训警巡,一出去就是几个小时,架次少但质量非常高,两人都是有丰富高强度飞行经验和能力的。
可见上级安排他们组成试飞机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1616号歼-16完成了地面保障再一次被牵引车拖到了跑道的起飞线上,机务组直接在这里保障飞行员登机起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