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迹前方被对手的机头压住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对手已经可以进入机炮射击流程了,就好比步枪打移动靶,瞄准点压住了移动靶移动的路线前方,然后计算出提前量确定弹着点就可以击发。
当然,韩红军也并非浪得虚名,他果断地停止了转弯,干脆利落的把加力打开全油门大仰角爬升。迅速获取比对手更多的高度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李战一直教导他们“空战中高度速度至上”,高度是一切,有了高度就能获得更多速度更多能量。
但是韩红军此时的选择存在被李战构成咬尾局面的风险,不过李战要构成咬尾需要一百三十度超大仰角的爬升同时战机的姿态是要向左倾斜三十五度。大仰角、大倾斜角,而且肯定会出现大侧滑。
每一个都是超高难度的机动动作,而且全部是发动机最不喜欢的动作。
第506章 重型机和中型机各有侧重
李战切断了飞控系统,接下来战机的所有姿态都是极不稳定的,全靠他手动操纵进行维系。鸭式气动布局非常不稳定,没有飞控系统的情况下,飞行员要让战机按照自己的意图行驶非常非常困难,对飞行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李战能够在七十秒里完成三百零一个操纵动作,当初开的是037号歼-7E,没有飞控系统可言的二代机。
AL-31F发动机疯狂的嘶鸣声中,12号歼-10A以难以想象的大仰角大倾斜角机头指向了大仰角加力爬升中的歼-11B,在惯性的作用下,12号歼-10A的尾部向前移动,整架战机向右侧滑开去。
发动机要和这些惯性力量做抗争,并且是在最不理想的状态之下。
在极短的两三秒钟里12号歼-10A的水平移动速度从每小时七百多公里瞬间下降到了每小时一百公里以下,这对全功率运转中的发动机来说又是一种最不喜欢的状态——小速度。
紧握操纵杆的李战明显的感觉到战机在疯狂的抖动,他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稳住飞行姿态,鸭翼和三角翼两个升力的作用下,他能够感觉到战机在失控的边缘疯狂地试探。
不过他的目的达到了,机头再一次干脆利落地指向了韩红军的歼-11B,并且开始加速追上去——咬尾局面构成。
李战重新接通了飞控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飞控系统自动调节了舵面,战机迅速温顺下来,喷口喷吐着炽热的火舌紧紧的咬上了韩红军。
韩红军不断的向左向右回头看寻找12号歼-10A的身影,他发现看不到目标后果断地压杆俯冲,在俯冲的同时冒险滚桶破坏航迹规律,这么做能让敌机难以锁定。他决定把战场拉到低空,利用歼-11B更好的低空性能扳回局面。
可是他绝望地发现12号歼-10A一直紧紧的咬住了他,难以摆脱。
设身处地思考,李战认为如果他处于韩红军的位置,面对当前的情况他也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此时他已经完成了第二次模拟机炮射击,战斗结果没有悬念了。
“小韩,再来一局,我将使用一般战术,来看看结果怎么样。”李战略微思索,做出了一个很客观的决定。
不是谁都能够在无飞控系统帮助的情况下让歼-10依然可控的,事实上很多时候如果飞控系统失灵,歼-10非常容易失速坠毁,通常发生在起降阶段。过去几次事故里,除了发动机故障,飞控系统是导致灾难发生的罪魁祸首。
“明白,再来。”韩红军一阵沮丧,但很快就重新打起了精神来。
输给大队长没有什么可耻的。
当初成达开的还是一架用矢量喷口的歼-10B才勉强在狗斗中击落开1616号歼-16的李战,可见李战的近距格斗能力是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接下来的狗斗就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过招了,双方基本上是用教科书式的机动动作来展开对抗,不过具体运用是取决于飞行员的选择的。
半个多小时的对抗,李战和韩红军的感受都非常深刻。当初鹰隼大队和大红鹰对抗大家一心想着的是夺取胜利,反而对战机在近距格斗上的一些表现不太关注。此时以分析研究的心态来进行对抗,感受非常的强烈非常的清晰。
陈飞和李梓辛之间的对抗结果也是大同小异。
歼-10A对歼-11B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在狗斗中歼-11B就像是笨重的拳击手,而歼-10A敏捷得像灵猴。
这一场完全自由的狗斗空战刷新了很多人对歼-10、歼-11两个系列战机的认识。
返航后唐国正、郭北牧在下午召集分析会,会上李战等人详细介绍了对抗情况,张崇明的技术分析组在分析了飞参之后也有了理论上的结果。
陈飞发表看法,道,“我开歼十一的时间比歼十的要长一些,对前者的了解更多。今天之前我一直认为歼十一的空中格斗能力尽管可能比不上歼十,但是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可是上午的对抗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单就空中格斗能力来说,歼十一基本上没有办法战胜歼十。”
“我相信歼十的空中格斗能力是优于F1-6的。”
大家的神色都比较不好看,毕竟大多数人对歼-11是有深厚感情的,那是人民空军第一种三代机,在人民空军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人民空军迈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更有一些人的脸色是难看的——来自沈飞厂的易小易等几位技术工程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