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国战隼_步枪【完结】(979)

  如此大胆且技术高超的飞行员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噩梦。

  好一阵子,李查德自我安慰道:“也许不一定会碰上他,要知道决赛是分成好几个小组两两对抗的。”

  “投掷硬币进行选择,如果运气好的确不会和他相遇。”米歇尔说,“但是,进入最后一关肯定是要和他交手,你总不会认为他打不到最后一关吧?”

  李查德于是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德州了,当初为什么不趁“服役期间心理遭受创伤”这件事情提前退役回老家过农场主的儿子的生活呢,为什么要让自己在这水深火热的环境中继续担惊受怕呢?

  “米歇尔,我想念我家乡的德州烧鸡了。”李查德叹着气说。

  米歇尔苦笑着摇头,“我也想回家了,露西找了份新工作,我很担心是因为那个老板是看上了她的美貌。”

  “呃……”李查德无从安慰了。

  米歇尔振作起来说道,“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拼了吧,此间事毕我就提交退役申请,我有一位要好的朋友是美联航的高管,通过她我也许能获得一份开客机的工作。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去。”

  “好,我考虑一下。”李查德感激地说道。

  国内就业形势严峻,飞行员也不找找工作啊。

  他们都没有意识到造成这些后果的原因是因为南海疯狗,或者说他们已经认为南海疯狗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工作生活。要知道在美海军里开飞机是一份非常体面且待遇丰厚的工作,比开民航的好多了。

  若非迫不得已谁愿意放弃这么好的工作?苦也!

  ……

  与此同时,印度空军中校桑贾伊也正在和同僚商量明天的对抗赛战术。桑贾伊三十多岁,执行过多次作战任务,实战经验非常丰富,而且现在担任的是王牌中队的中队长,是一颗冉冉升起的空军飞行员之星。

  印度空军是以英美为蓝本编制的,飞行中队相当于我军的飞行大队,下辖十几架战机,实力十分强劲,是具备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基本战术单位。印军的编制并不落后的,他们原来是英国殖民地,很多机制都跟着英国走,而英军和美军是穿一条裤子的,再加上和铁-巴基斯坦打了几次,部队是有一些作战经验的,尤其是空军部队。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它。)

  飞行部队里桑贾伊和它的僚机就是其中一个黄金组合,派过来参加对抗赛是被寄予厚望的,所以它们一心要夺得最重的胜利。它们认为你美军飞行员也打不过它们。

  桑贾伊从电视新闻上看到了昨天地中海上发生的大事,笑着对僚机拉基普特说,“事实证明美军的素质真的有待商榷,诚然他们曾有过多次战争经验,但是近几年来部队素质下滑得很厉害。”

  “是啊,阻拦着舰阻拦系统发生故障居然能导致八架战机毁于一旦,可见罗斯福号上的损管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且当时如果飞行员加大推力复飞,完全可以避免这一场灾难。”拉基普特说。

  它居然能够忽略尾勾勾住了阻拦索这一血淋淋的事实。

  桑贾伊说,“我对明天取得最重胜利充满了信心,唯一应该引起重视是俄罗斯飞行员,他们很不错。”

  “是的。”

  它们压根就没把中国飞行员放在眼里,因为消息封锁的关系,新闻报道的地中海之晨空难事故并不完整,它们也就无从得知全部真相。倘若它们知道全部真相,恐怕会吓得跳进湖里然后会在零下气温里被冻死。

  ……

  几乎所有代表队都把重点放在了下午的决赛上,上午的两两对抗更多的是一种熟悉彼此战术的切磋,相当于热身赛了。除了李战,所有飞行员都参加了上午的两两对抗赛。鉴于参赛飞行员和战机很多,所以在天色蒙蒙亮的时候对抗赛就开始了,一直搞到日上三竿。

  整个上午113空军基地上空都有战机在轰鸣。法国的阵风,欧洲四国的台风,北欧瑞典的鹰狮,俄罗斯的侧卫,印度的侧卫、幻影-2000,越南的侧卫,日本的F-15J和F-2,韩国的F-15K。

  美国出动了最多的战机:F-22A、F-15D、F-16布洛克52、F/A-18E/F,全都是美国空军、海军的主力战机,其中F-22A的参与让整个对抗赛提升了整整一个规格。俄罗斯本想出动Su-57的,奈何试飞进度跟不上,只得派出了超侧卫Su-35。

  这几十架战机构成了全球主力战斗机的版图,而这股空中力量的打击能力能够灭了欧洲任一国家的空中力量。由此带来的是极其复杂的后勤保障要求,法国人为什么要暂停113空军基地的日常训练甚至连战备任务都暂时移了出去,不这样做的话根本没有办法为十几个型号几十架全球空中力量主力战机提供地面保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法国能协调组织好地面保障工作也侧面反映了他们的后勤保障能力,这却不是随便哪个国家就能做到的。起码英国就做不到,他们的国防工业衰退得太厉害了。

  上午的热身式对抗中,所有的机型都上去飞了一圈,李战很低调的躲在暗中观察,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F-22A上。这个战机出现之后,什么台风鹰狮的都入不了他的法眼了。他把该战机的每一个机动深深的记住,等回去了找时间去成洛马找大师兄一趟,和自家的四代机对比一下。

  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四代机将会以相对稳定的数量加入空军部队逐渐成为制胜空天的支柱型空优战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按照成洛马一贯的谨慎,他们肯定是百分之百确认战机完全达到了量产标准才会开始以正常的产量交付部队的。歼-10就是一个明证,从首飞到交付隔了八年,可见成洛马宁愿把时间花在保证质量上也不想以后部队打回来进行第二次改进。这方面沈霍伊就做得不太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