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反对多数人效应的人,下场都不太好,史书上记录的那些成功者,只是几个漏网之鱼,云昭不想在朝堂上掀起一股风波,这没有必要。
可是,做这些科学发明的事情,如果他本人不参与,天知道他们会走多少弯路,要是按照现在的样子继续发展下去,云昭认为,大明一定会走上蒸汽朋克的道路。
到时候,会自己走动的城堡,会自己走动的桥梁,遮天蔽日热气球……说不定都会出现。
而且,以大明现在的实力,绝对有资格引领世界潮流……云昭甚至不敢想象蒸汽朋克漫画变成现实的美丽场面。
晚上的时候云昭没有回家,而是继续留在大书房里勤恳的工作着,这些日子,他手里积存的奏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不仅仅如此,官员们还希望他这个皇帝能离开玉山城,去巡视天下,顺天府,应天府,蓝田城,广州城,以及正在大规模建造的上海城的知府们都已经无数次上书,希望他能去看看。
冯英,钱多多过来送饭的时候,云昭没有多少胃口,吃了几口,就丢下饭碗,继续去干活了。
冯英小声道:“夫君今日为何如此勤勉?”
云昭没好气的道:“人家都说我沉迷酒色,快要成昏君了。”
钱多多在一边翻了一个白眼道:“我们最小的孩儿云琸都八岁了,您要是沉迷与酒色,我们绝对不会只有区区三个孩子!”
第068章 沉渣泛起
洪承畴,孙传庭,韩秀芬,施琅这些人摆下这么大的阵仗,目的无非是希望云昭能亲自走一遭南洋。
皇帝亲自看一眼南洋的真实模样,或许会改变国朝对南洋贫瘠的一贯看法。
不过,他们也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全天下人没有几个人希望自家皇帝跑去蛮夷之地呼吸毒气,更没有多少人希望自家还算英明的皇帝早早完蛋,尤其是在皇帝陛下刚刚给全大明的人都送了礼之后,所以,这终究是一种幻想。
皇帝陛下乘船上长江都能让很多人吓出尿来,更不要说乘坐一叶扁舟去汪洋大海里。
如果洪承畴这些人敢明着说邀请皇帝去一趟南洋,估计,张国柱桌案上弹劾他们的奏折会堆积如山。
不过,走一趟燕京是对的。
那里还有一座被修缮的富丽堂皇的皇宫。
没有错,燕京的皇宫如今成了云氏皇族的家产,顺天府衙门特意收拢了一些无家可归的宦官,宫人们继续维护这座皇宫。
不仅仅是皇宫,木兰围场也成为了皇族的狩猎地,所以,燕京被大明百姓称之为冬宫。
同样的皇宫,在应天府也有一座,同样的,钟山附近也划归皇族,充作避暑地,也被称作夏宫。
春宫,云昭原本准备放在上海,可惜,被群臣阻拦了,因为那座新兴的城市太小,最后被放在了杭州。
直到现在云昭都不怎么理解群臣为什么一定要把广州修建的皇宫称之为秋宫。
按理说,除过中京玉山之外,每一座皇宫都有它特殊的寓意。
春天之时,万物复苏,国朝每每在春日都会颁布一些利民国策,所以,群臣们希望皇帝能在杭州颁布仁政,所以命名为春宫。
夏天正是万物生长的紧要关头,群臣们希望皇帝能在这个时候安心修养,莫要打乱万物生长,静待果实成熟。
至于秋天,正是收割的时候,也是秋决刑杀之时,群臣们认为广州这片南蛮汇聚之所,应该给予足够的威慑,皇帝在这里颁布刑杀令最为适宜。
冬日来临,万物蛰伏,往往在这个时候北方的蛮族就会偷偷南下劫掠,皇帝此时应该留在冬宫,抵御外敌,继承大明天子守国门的传统。
九月过去,冬季即将来临,云昭遵从了代表大会的建议,第一次离开玉山城去冬宫居住。
天子出巡,是君王的职责所在,其目的主要在于体察民情,对自己施政措施进行查漏补缺,根据《尚书·尧典》之中的记载,天子每年要巡视领地五次,才可以算是合格。
云昭自从登基以来根本就没有离开过玉山,对此,天下人很有意见。
最后通过代表大会传递到了云昭这里,最终促成了这一次的燕京之行。
云昭知道,这些人之所以要这么做,最终的意义在于让自己忙起来,暂时离开那些蒸汽怪物。
对于巡视天下,云昭其实并不反对,自己都做皇帝了,如果不能视察一下自己的领地,这就是纯粹的锦衣夜行了。
云昭还以为自己是一个稳重的人,可是当张国柱这些人提出出巡计划之后,云昭却想都没想的就同意了。
皇帝从玉山搬去燕京过冬,这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工程。
从准备到出发,至少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这还是在云昭要求一切从简的条件下,才能做到。
云昭离开玉山,玉山城几乎要被清空一半以上,不仅仅是两个皇后要跟随,大书房要跟随,就连国相府以及六部也必须跟随云昭一起去燕京过冬。
也就是说,蓝田皇朝需要整体跟着云昭一起搬走,包括,云杨统御的四万军团人马。
就连玉山书院以及玉山大学堂以及凤凰山军校的即将毕业的学子们也必须跟着皇帝一起走一遭燕京。
这些人总体加起来超过了六万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凡人流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