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石盯着云昭故意问道。
云昭微微一笑,举起酒杯道:“蓝田云昭便是在下。”
云昭一说话,偌大的一个大厅里边寂静无声,众人的目光齐齐的聚在云昭的身上。
范本石走出大厅,举着一杯酒道:“同知大人果然好人才。”
云昭笑道:“北镇大人好大的手笔。”
范本石笑道:“何出此言?”
云昭道:“北镇人还没有到西安,西安府精兵便已经尽数去了京师,左良玉的大军在潼关外边巡梭不前,也不知是什么缘故。”
云昭说的不客气,范本石却丝毫不怒,依旧笑眯眯的道:“左帅来关中乃是陛下旨意。”
听范本石这样说,云昭笑道:“既然是陛下旨意,下官自然欢喜,只是,云某听说左良玉大军军纪废弛,希望他能尽早约束好麾下,蓝田县与其余地方不同,这里民风彪悍,别闹出百姓乡勇屠灭左良玉大军的笑话出来。”
范本石拱手道:“如此说来,左帅大军可以进潼关了?”
云昭道:“陛下的旨意谁敢不从,他随时都能进潼关,只是别弄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就好。
另外,请北镇给左良玉带话,他不用整日里穿着三层重甲过日子,关中是一个平安喜乐之所,我没想着杀他,如果要杀,他钻进铁壳子里面也没用。”
范本石挑起大拇指道:“好,云同知年少豪气,敬陛下如敬君父,如此,本镇这就传令,命左帅大军进驻潼关。”
云昭放平缓了声音超京师方向拱拱手然后问范本石:“臣云昭奏问陛下身体可还康健?”
范本石愣了一下,没想到云昭会问候皇帝,立刻面朝京师方向跪地认真的道:“朕躬安。”
云昭又问道:“国事纷杂,陛下身负大明江山重任,还请多多顾惜身体才好。
臣云昭虽然不才,也愿意尽心竭力与陛下一同护卫大明,使我大明有中兴之机。”
范本石恭声道:“本镇这就将同知奏本星夜送往京师,想来陛下听了同知之言,定会欣慰有加。”
云昭谢过范本石,然后瞅了一眼站在大厅里的众多官员,呵呵笑道:“我在这里大家不得尽兴,这就走,请自便,西安府别的吃食可能粗糙些,唯有黄河鲤鱼,跟羊肉不可不尝。”
说完话,就在亲卫的护卫下,离开了秦王府。
云昭走了,秦王府的酒宴果然热闹了许多,众人纷纷向范本石劝酒,即便是锦衣卫千户袁敏也被众人团团围住。
酒宴从黄昏时分开始,直到二更天方才结束。
回到北镇府邸的范本石才进到书房就长叹一声,愁眉不展。
随他回来的锦衣卫千户袁敏道:“关中卧着一头猛虎,公公如何夺权?”
范本石道:“官员们向着云昭,这不重要,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官员,我担心的是不论多少官员来到关中,不出一年又成目前模样。
从今日的模样看,云昭已经开始不耐烦了,就像他在秦王府所说的那样,他唯一尊敬的人只有陛下。
而这种尊敬与陛下是皇帝无关,只跟陛下勤政有关。
你也看到了,西安府的繁华比之扬州有过之而无不及,仅仅是那些充斥西安城的番人,就能看出西安府商贾之繁盛。
城里还能看见一些乞丐,城外却见不到一个闲人,都说蓝田县的界碑长了腿,现在看来不假啊。”
袁敏道:“命地方官收回各自疆界,守好本土即可。”
范本石摊摊手道:“我们来关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对付云昭,而是怎么从云昭这里为陛下索要更多的钱粮。
这几年的辽饷,征饷,剿饷已经弄得天下人人不满。
不能再征发这些钱了,这已经是朝廷上的共识,内府司六个秉笔内相,最贪钱的这个时候也不敢说继续向天下派饷银。
如今的局面来之不易,杨嗣昌的法子很好,可惜消耗也太大了。
天下承受不住了……还以为击败了李洪基,收服了张秉忠,我们能松快几天。
你看看,国内这才稳定了大半,建州人又来了,这一次来的是满清硕睿亲王多尔衮。
辽东又多事了……
陛下派淮扬道参事郑二阳去扬州考究兵事,不查不知道,一查则糜烂的让人心惊。
你跟曹公在扬州拿下了知府潘达,却没有深究扬州地方公务,偌大的一个扬州,共计一万八千七百名兵员,实际核查之后不足两千三,其余的兵员都被生生的吃了空饷……
郑二阳上奏说,扬州兵事不可轻废,他愿意就地重新编练扬州兵马,可是,没钱啊。
如果我们这一次不能从关中为陛下弄到足够多的银钱,陛下想要编练扬州兵马,只能再次向天下征发“练饷”!
这就是陛下为何对云昭这个人如此忍让的原因所在。
再加上云昭此人一向表现温和,没有起兵叛乱,也没有大肆的杀戮官员,更没有短少过国朝的税赋。
你们锦衣卫也查清楚了,蓝田县之所以能有现在的繁盛模样,与云昭此子关系甚重。
我来的时候陛下还说,云昭此子只是恃才自傲之辈,赤手空拳就能把蓝田县这个一个糜烂的地方用了几年时间就治理的物阜民丰,再加上他本就是一个少年。
这样的人骄傲一些,脾气大一些陛下能容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凡人流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