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仅仅来蓝田县四个月后,她在操持自己的烤玉米摊子之外,又加上了烤红薯,炒栗子。
秋日里用云昭的钱收购了很多青玉米,她自己挖了一口土窖把所有的青玉米全部放进土窖里保鲜。
所以,当别人的青玉米卖完之后,她的生意就好的让人咂舌。
然而,刘茹并没有将自己存储青玉米的秘方保守起来,而是一百钱一位卖给了其余想做烤玉米生意的人。
她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一辈子都推着小车去沿街叫卖,此时此刻,她已经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银铜之间的差价上。
刘茹不认为像县尊这样的聪明人会长久的容忍百姓们从官府手中套利,所以,目前每一文铜钱对她来说,都是珍贵的基础本钱,她想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更大的资本。
这几乎成了她的执念。
匆匆的喝了一碗羊肉汤泡锅盔,见闺女也吃的小肚子滚圆,刘茹谢过因为喜欢闺女继而准备娶她的老金,将小车推到棚子底下就开始吆喝自己的生意。
还以为这里的人早就被云氏的羊肉锅盔撑爆了,没想到,过来买烤玉米跟红薯的人不少。
云娘见刘茹烤出来的青玉米颜色好看,就派了一脸贼笑的老阴帐房拿了好大一锭银子去买烤玉米。
刘茹毫无被针对的感觉,找到了多金的老金,先把大银锭换成了小银锭,又把小银锭换成银角子,并且不辞辛劳的取过一把巨大的银剪子将银角子剪得更小,借了老阴桌子上称银子的小秤,称量之后,最终找了老阴一大堆碎银子。
老阴抱着烤玉米跟碎银子回来的时候对云娘道:“人家没客气,跟我算账的时候依然用的是一贯钱一千枚铜钱的换算价格。
我们又损失了三文钱。
我算是看来了,这位就是一个长着铁嘴铜牙的铁算盘。
她连那个想要娶她的男人都算计,把人家的铜钱也换走了,跟我们一个价!
不过,看她做生意好像也不贪,唯独对铜钱像是着了魔。”
云娘毫无形象的啃了一口热热的烤玉米,点点头道:“这是一个有大志向的女人,去问问,咱们家追加投资成不成!”
老阴又去找了刘茹,说了要求之后,刘茹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般,宁愿加倍退还云氏的入股银子,也不肯让云氏占一半股份。
云娘远远地瞅着刘茹惊惧不安的模样,就对老阴道:“去告诉她,不愿意就算了,我们家不欺负百姓,只喜欢欺负强盗跟官兵。”
得到云氏切实的回答之后,刘茹谢过了云娘,并表示愿意把云氏的股本提高到三成,当然,入股的时候一定要用铜钱,且不能用八月的标准入股。
云娘摇摇头道:“我知道你有大想法,既然这么肯定,那就去做,云氏就保持原来的股本就好,蓝田县大着呢,你大可在里面翻跟头,只要你有本事,钱云氏保你赚到的每一文钱都真真切切的属于你。”
刘茹默默地施礼道:“上有老母,下有幼女,小妇人没了丈夫,就只能依仗孤儿寡妇的身份厚着脸皮四处占便宜。
安人放心,如果我真有所成,定不会辜负蓝田县乡亲的扶助,滴水之恩,定当涌泉以报。”
云娘啃了一口烤玉米道:“有这个心就好,云氏不指望你报答,只希望你能多报答这里的百姓,毕竟,你的生意是在损害他们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做的。”
刘茹吃了一惊连忙道:“安人知晓?”
云娘呵呵笑道:“这本身就是给蓝田百姓的一项善政,有的人会使用善政,有的人懵懵懂懂的像个傻子似的。
你既然发现了这个秘密,那就去做,事实上,发现这个秘密的人可不止你一个哟。
外地人不敢做,县衙也不允许他们做,你这种已经入籍的本地人倒是没有什么限制。
快去吧,等以后开始限制了,你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另外,别想着利用云氏的名头去做,我云氏不从自家百姓身上敛财。”
刘茹忧心忡忡的继续去卖她的烤玉米跟烤红薯以及糖炒栗子去了。
直到傍晚的时候,云氏十几个帐房才算是弄清楚了今年的商业收益,收益算不得高,总数下来也就一万一千多两银子,刨除云氏股本盈利不过六千余两。
这是云昭被母亲抓来仔细算过收益之后得出的一个数字。
“恭喜母亲,第一年就开始盈利,以后就全是赚头了。”
云娘靠在锦榻上懒洋洋的道:“总不如看着佃户们把粮食倒进咱家粮仓里来的踏实。”
云昭笑道:“您要是喜欢,就让他们交粮食,也是一样的,现如今的蓝田县可没有缺粮这一说。”
云娘叹口气道:“还是缺啊,你也不看看百姓们是怎么吃饭的,糜子,麦子,谷子这些粮食吃的少了,用红薯,土豆,南瓜,冬瓜这些东西填饱肚子的人多了。
新粮食确实不错,成年累月的吃,人们还是愿意多吃一些麦子,糜子,谷子。”
云昭摇头道:“食物多样性是好事,单一的食物对于食物安全不利,关中人吃糜子,谷子,麦子好几千年了,到了改改的时候了。
接下来,我们已经开始鼓励百姓们养鸡,养鸭,养猪,养羊,养牛,养鱼,用一部分粮食换肉食吃。
这对人的身体好处更大,粮食安全保障度会更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孑与2 凡人流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