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出于稳定统治的必要,一旦缺斤短两,很有可能影响大局,所以审查特别严苛。
一波杀掉了十几个相关官员,震慑了不少试图搞事情的仓储官员和军需官,于是西域三府的物资反而是最透明最准确,也是问题最少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调查组对西域的调查没得到什么成果,抓了几只黄鼠狼一样的小角色杀了了事,算是解决了西域的问题。
所以西域和中央问题很小,尚且可以掌控,其余三个部分的军队是问题很大的。
郭某人花费大价钱给军队提供的待遇,当中有那么一部分被这帮蛀虫给拿了去自己长肉用,而不给士兵使用,实在是罪该万死。
被查出来的主犯全部处死,从犯基本上就是送到蜀道工地上等死。
年轻漂亮的适龄女性家眷全被送到了西域三府充当军中乐园的从业人员,让剩下来的官员看看,他们要是犯错,家人会被怎样对待。
你自己要死,你的家人则是在经受诸多生不如死的折磨之后再去死。
为了一时的贪念把家人祸害到这个地步,值得吗?
好好想想。
所有还活着的官员们仿佛都听到了皇帝的声音,听到了皇帝的低语,听到了皇帝对他们最后的警告。
贪污是处理不了的,但是配合严苛的制度和皇帝本人无上的威望,想要压制,还是可以办到的。
郭某人可以相信,若非自己的强势和严苛的制度要求,这帮家伙能做出来的事情远远会比现在要恐怖。
杀一儆百,杀鸡儆猴,这些都不是可以维持长久的手段。
维持长久的手段大家目前还不知道,但是压制的手段已经被郭某人发挥到了极致。
郭某人称帝以来杀掉的官员实在是太多,多到了成为后来者在起了小心思之前不得不顾忌的事情。
要钱不要命的人终究是少数,因为大多数人想要钱,纯粹是因为命还有,但是钱没了。
可要是为了钱把命给搞没了,那就是不值得的,留着命多少还有钱可花,命没了,那就全没了。
然而郭鹏也很清楚,自己没办法解决掉所有贪腐之事。
不管杀的多狠,杀的多剧烈,终究压制不住这样的情况,杀的多了,甚至还会让人们觉得恐惧,不敢做官。
这些都是那个远比他做的更绝的朱元璋所经历过的事情。
最后,朱元璋没有成功。
终究,他们认为累死累活的拼搏上位,就是为享受荣华富贵的。
这一点连皇帝都不能改变,改变了这个,他们又为了什么要忠心于皇帝呢?
郭某人把帝王之路走到了极致,也走到了一个他无法改变的死胡同里。
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并不慌张,也不迷茫。
因为这是他早就预料到的事情。
他早就预料到自己不能改变官僚,早就预料到自己会走到这一步。
只是为了变革,他必须要走上这条路,必须要扶持一批人,打倒另一批人,争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好进取空间,把社会流动性加大。
现在变革实现了,也是时候要承担这种变革带来的反噬了。
无论什么时代,官僚就是官僚。
第1422章 郭珺憎恨嫡长子继承制
郭某人亲手摧毁了血脉维系的士人群体,将他们彻底打入深渊。
然后,又亲手扶植起了一个远比士人群体更为强大可怕的科举官僚群体作为统治的根基。
他需要人治理自己的国家,他不是超人,不能一个人治理整个国家。
两害相权取其轻,他所能做到的,就是选择科举官僚集团。
而在当前的生产力和时代限制的范围之内,他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去进行更深一个层次的改革了。
这一次,他找不到替代者了。
他只能找到竞争者,用竞争的模式对这个群体进行压制、警戒。
否则这个群体会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腐败堕落下去。
特务不能少,宦官不能少。
这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专门针对科举官僚,时时刻刻准备对他们下杀手,清洁水桶,避免脏水沉积。
训练营子弟也不能少。
从小被灌输为国为民理念的他们,是科举官僚中的另类,不管他们多久会被同化,他们终究也是一股力量。
除此之外,郭某人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针对贪腐,针对科举官僚的失控,他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魏帝国的未来,混乱的未来,他都看在眼里,他已经可以一眼看到魏帝国的未来了。
可是,他没有更多的办法了,作为一个皇帝,他已经把路走到了极致,继续走下去,除非郭某人不做皇帝了,但是,那只是为更大的混乱做铺垫而已。
作为皇帝,他的路依然走到了尽头。
但是若想让魏帝国的国祚延续下去,让华夏族不至于沉沦,办法并非没有。
走出去。
当所有内部的办法都失效的时候,走出去就是唯一的办法,把矛盾向外转移,估计就是未来魏帝国在遭遇到严重社会危机的时候,最有可能祭出的杀招。
这是郭某人给魏帝国、给华夏族人留下的最后一条后路。
建立和罗马帝国的关系、派人出海这件事情,是郭某人觉得自己做了皇帝以后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