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推广阶段,他命官府免费介绍粪肥给农户使用,这一时期,农户们对于郭鹏强制性的建设公测并且要他们去公厕内如厕还是有诸多不满的,对粪肥的使用也是半信半疑。
但是等农户们发现施肥的土地比不施肥的土地产量要高一些之后,立刻就改变了态度,纷纷愿意使用粪肥给土地增肥以增加产量。
到了这个阶段,郭鹏就命令官府象征性的收取一点制作粪肥的成本费用,然后就把粪肥提供给城外的屯田农户们,几乎等于免费给城池周边的屯田农庄提供肥料,以增加粮食产量。
为此,郭鹏还专门在某些有足够公共厕所的县域内设置了『摸金都尉』这个职位,下辖一群号为摸金大队的专业人士,满县城转悠,专门管理收集公共厕所内的屎尿并且负责将之转化为粪肥。
当然,这是为了好听,听上去文雅一点,要不然,难道叫『屎官』吗?
随着时间推移,青兖二州的农户基本上普及了粪肥,于是建设公共厕所并且设置摸金都尉的县越来越多,公厕数量越来越多,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大,并且逐渐扩散到了其他州郡。
平定河北之后,郭鹏还把城内是否有公共厕所和摸金都尉定为考核官员的标准之一,从而带动了公共厕所建设和居民到公共厕所如厕的风潮。
所以说有些时候,上有所好下必从焉不是一件坏事。
郭某人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必将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这样做的初衷并不伟大,只是为了让郭某人自己不要随时随地产生自己正在吔屎的感觉,不过无所谓,结果好就好。
虽然因为技术和运输的关系,各地粪肥产量不一,所以很多地方的粪肥数量常常不够,但是这个政策依然得到了屯田民们的广泛拥护。
发展到如今,各地基层长官都意识到了粪肥对粮食产量的重大影响,所以为了争夺更多的粪肥份额以争取政绩,各村、乡长官都会经常性的掐架,为自己的辖区争取更多的粪肥配额。
大多数时候是吵架,可有些时候吵架上头了直接扭打在一起也是存在的现象。
而这也是县令的一大难题。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要是明显偏袒谁,就会被群起而攻之,而且说到底,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县令本人的政绩来源,帮谁不帮谁其实没什么讨论价值,关键在于总量。
这是县令们无解的难题,每到春耕的时候,他们都会为此发愁,有些县令胆子小或者怕麻烦,甚至会装病,以避免无休止的骚扰。
可装病不能解决问题。
于是有些时候,粪肥的分配问题甚至是郡守的一大难题——因为越来越多的县令更关注总量,所以涉及到粪肥的分配问题,也会亲自下场。
一听说隔壁县粪肥产量比较高,他们就会出动去隔壁县要求均贫富,且态度蛮横,就差动手抢,可哪个县令会嫌自己辖区内的肥料太多呢?
事实证明,士族和豪强家族出身的更加有文化水准的官员争抢起粪肥来,并不比那些没什么文化水平的村长乡长要文雅。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烦恼。
甚至在某些时候,县令能否为本县争取到更多的粪肥配额已然成为了县令能力的一大约定俗成的指标——
你要是能抢来配额,大家都服你,抢不来,你以后说话就不是那么好使了。
而最近,听说某些人口大郡的郡守也遭到了周边某些人口数量不足且发展滞后的小郡郡守的骚扰,甚至引起了州刺史的注意。
这种事情送到郭鹏的桌案上,郭鹏甚至觉得有必要开会讨论在中央设置一个专门管屎的机构,以动态平衡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由中央来统一调配各地粪肥的分配问题,平息各地矛盾争端。
有道是一方缺屎八方来送,总不能让一个地方的人买到便宜的谷物,另一个地方的人只能饿肚子,中央政府从来都是看全局的。
不然这个矛盾争端迟早要延伸到中央,到时候满朝大臣都要在朝堂上针对屎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场面,想想都醉了。
当然不管怎样,经过多年努力,郭鹏感觉神州大地的公共卫生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百姓的公共卫生意识也强了不少。
至少在雒阳城内,他闻不到那种乡野之地弥漫着的五谷轮回的气息。
“很好,作为帝都,怎么能有那种味道呢?你们做得不错,不过以后,随着雒阳人口的增加,公共厕所的数量也要增加,摸金都尉也要多置,划分片区,各自管各自的片区,确保城内的整洁清新和城外农田肥料的供给。”
“遵命。”
荀攸和枣祗一起领命。
除了公共厕所之外,还有诸如三百座治安瞭望塔、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应急管理部门和国家储备仓库之类的建设也在郭鹏的询问和考察范围之内,他带来了专人去验收,考察雒阳官员的政绩。
这些正常的事情很快就聊完了。
该聊一些不那么正常的事情了。
第0766章 刘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大玩家
郭鹏来雒阳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大家都明白,并不用遮遮掩掩。
所以荀攸也不遮掩。
“陛下一直都在等着大王,天天喊着要见大王,连麻将也不打了,斗鸡也不斗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