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财政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百姓的赋税压力却一年比一年小,地方上已经十三年没有发生任何农民起事了。
二十多年内乱之后,国家恢复了平定。
郭鹏带来了恐惧,带来了高压,却也带来了和平安稳。
除了疯子和野心家,没人喜欢战乱,大家都喜欢和平,期待着和平,期待着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安稳日子。
郭鹏给了他们安稳的日子,并且把魏国变得无比的强大,远迈秦汉。
魏国很强,非常强,强到了让他们一不小心就开始目空一切的地步。
这也是很久都没有体会到的感受了。
自从前汉孝灵帝时期大汉兵败北疆失去了对鲜卑人的约束力之后,魏帝国再一次拾起了汉帝国失落已久的地区霸权。
他们丝毫不用在意任何国家对他们的看法和小动作,谁敢对帝国不尊敬,打就是了。
比如前段时间某个外交部官员闲极无聊,给郭鹏上奏本说起了当初康居国曾经动兵协助大宛国对抗魏军的事情。
他说康居国至今还没有派使节到洛阳认罪挨罚,这种国家应该狠狠的教训一下才是,否则大家都认为冒犯魏国可以不用道歉认罪,久而久之,国将不国。
郭鹏就没想清楚怎么就国将不国了,最多国际上有点问题,是不是?
他当时忙着给郭瑾上位做铺垫,没空搭理这些脑袋不太清楚的家伙们的冲动,就把这个奏本扔到了内阁。
结果这个奏本在内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内阁官员纷纷认为帝国应该对此做出反应。
康居国曾经对帝国不尊敬,和帝国交战而不知道认罪,敢于和帝国对抗,简直是大逆不道,犯了帝国的大忌讳。
现在,正是应该狠狠收拾康居国的时候,狠狠收拾他们,直到他们称臣纳贡为止,让所有知道魏帝国是天朝上国,绝对不容侵犯!
郭鹏感到有些意外。
稍微用了点功夫才想起来当初他派人去收拾大宛国的时候,康居国出兵三万相助,结果被张飞一顿暴打打的全军覆没,灰溜溜的逃回去,闭门自守,不敢再战。
后来魏军攻占大宛,设镇西都护府,郭鹏下令把曹昂调到镇西都护府当都护,发展当地,建设当地,给魏军打造一个可靠的后勤基地。
当时也有人提出要讨伐康居国给他们一个教训,但是当时魏军后勤无力,需要时间巩固战果,不宜继续扩张,所以郭鹏就没有继续兴兵作战,没提起这事儿。
郭鹏忙于整顿内政,建设内地,一时半会儿也没想起来康居国曾经冒犯过魏帝国,并且还没有道歉认罪。
可是有人记着,也有人提起来了,上蹿下跳的在朝廷里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上表给皇帝,希望皇帝可以动兵讨伐这些不臣。
他们的心气高了。
第1433章 下一个轮回的开始
郭鹏觉得某些人就是闲着无聊,想要给自己找找存在感。
但是细细一想,就那么多年以来魏军横扫天下无敌手的战绩,也的确可以让某些人变得目空一切。
以魏帝国某些目空一切的家伙们的看法,康居国简直是大逆不道,简直该死。
但是当是郭某人的确是没有什么心思讨伐康居,时间不对。
所以好生闹腾了一阵子,郭鹏愣是没答应。
他不打算继续发动战争了,要是发动的话,就让郭瑾去发动好了,让他建功立业,多少积累一些军功声望。
正好当初攻占西域多少也是在他的【指挥】下完成的。
让他去收拾康居国是最好不过的。
未来中亚地区显然还要经历一些战争。
但是就这些习惯了在郭鹏的威压之下对内唯唯诺诺对外重拳出击的臣子们来看,失去了郭鹏的指引和强大的威望,魏帝国会发生什么呢?
骤然更换皇帝,对于那些习惯了在他的统治下生活的人们来说,又会意味着什么?
郭魏是个帝国,对皇帝的要求和依懒性真的非常高。
而且现在魏帝国的皇帝权力深深触及到了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子民们,中央的影响力前所未有的大,如果换一个不那么优秀的皇帝上来,会不会把眼下这个大好局面给毁掉?
他们宁愿让熟悉的郭鹏继续担当这个任务,也不要让没有做过皇帝虽然宽仁但是感觉就没有郭鹏那么厉害的太子来做皇帝。
郭鹏明明还活着不是吗?
既然活着,为什么不继续做皇帝?
虽然郭瑾被他们视作理所当然的继承者,他们也期待着某一天可以摆脱郭鹏的高压统治,迎来一个宽仁的太子。
可事情摆在眼前的时候,他们还是不由自主的产生了担忧、恐惧的感觉。
这是郭鹏的厚重统治带来的巨大惯性使然。
郭鹏觉得还挺满意的。
至少自己的统治在某一方面就算是这些【敌人】都不能忽视,哪怕他们曾经真切的祈祷郭鹏的统治尽快结束。
可这一次,郭鹏的统治是真的要结束了,郭鹏已经不打算继续做皇帝了。
“累了,真的累了,这些年做了太多事情,每一件都要大量精力去做,而且还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看出效果的,要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才能看出效果。
而我不可能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年还要做皇帝,我坚持不下来,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我已经力不从心了,再继续下去,我就不知道要做出些什么我自己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