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西域诸国的王公贵族之外,普通的西域民众所求和中原民众别无二致,不过是温饱罢了,只要能保证温饱,他们便不会闹事,更不会在意国家是否灭亡。”
诸葛亮的说法让赵云有些奇怪。
“此话怎讲?怎会有人不在意国家覆亡呢?”
“在下抵达了北庭都护府之后,发现西域诸国的民众和曾经中原的民众是一样的,生活清苦,所求不过温饱,可仅仅是温饱,西域诸国也不能给他们。
西域诸国在我魏重返西域之后,靠着沿途商路的税收,曾经一度暴富,在洛阳城大肆采买展示财力,可尽管他们如此富庶,国中民众的生活也从来不曾好过。
在下曾经和他们有过一些交谈,得知他们根本不在意自己是哪国人,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哪国人,在下深有感触,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谁让他们吃饱,他们就愿意为谁纳税。”
赵云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深有感触般的点了点头。
“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前汉末,不也是如此吗?西域诸国覆亡的不冤,现在我知道太上皇敢于拓地千里的原因了。”
赵云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
“难怪陛下如此看重你,孔明,你做得很好,将来你必然可以重返洛阳,进入南书房,把你的才华用在治理整个魏国的事情上,区区一个人口不过五十万的北庭都护府,不能尽情展现你的才华。”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也是太上皇教导过在下的,在下只是尽自己的职责,不愧太上皇对在下的信赖罢了。”
“何须自谦?”
赵云叹了口气,会想起这些年来自己在洛阳城内看到的听到的一桩桩一件件,摇了摇头:“若是每个官员都能牢记你所牢记的,太上皇又何须对着官员大开杀戒呢?可是孔明,如你一般者,终究是太少了。
孔明,待你回到洛阳之后,也要牢记之前的官员所犯的错误,千万不要重蹈覆辙,我知道有些事情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你现在所坚持的。”
诸葛亮低着头。
“在下记住了。”
“那就好,好了,不提这些了。”
赵云笑了笑,开口道:“既然益德如此信赖你,那么这一次,给大军运送后勤的事情我就全部交给你了,你来做后勤总管,为我大军运送粮秣,不得有误,你觉得你能胜任吗?”
诸葛亮抬起头,有些惊讶的看了看赵云。
“在下不是兵部官员……”
“我是征西将军,战争期间,西域三府全部听我号令,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是陛下赐与我的符节,你看看,总归没什么问题吧。”
赵云出示了皇帝郭瑾赐给他的全权处理康居战事的符节。
诸葛亮看了,抿了抿嘴唇,稍微一犹豫,便点了点头。
“将军但凡有所需要,在下必全力而为!”
“好。”
赵云温柔的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
可比张飞温柔多了。
第1463章 关羽的精神世界很丰富多彩
兴元元年四月,赵云率领两万卫军铁骑和五千北庭铁骑一起抵达了镇西都护府治所、也是原来大宛国的国都镇西城。
镇西城原先是叫贵山城,延德十一年,皇帝郭鹏下令把贵山城改名为镇西城,意为永镇西陲。
之后,这里就成为镇西都护府都护曹昂和镇西都护府指挥使曹休的驻地。
赵云抵达镇西城没几日,关羽也按时抵达了镇西城,会和了赵云率领的主力,此次西征的军队也就全部到齐了,军事会议可以召开了。
关羽带着五千安南铁骑风驰电掣一般抵达了镇西城,速度极快,威风凛凛,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完全看不出他已经是个五十五岁的老将了,很有精神的样子。
这几年镇守安南都护府,杀掉了一批心怀不轨之辈以后,他也没事可做,除了操练军队之外就是操练军队,或者自己休息,又或者例行巡防,没什么大事。
不过和张飞不同,关羽耐得住寂寞。
他有读书的爱好,闲来无事,就喜欢泡一杯郭鹏赏给他的茶叶喝喝,靠在郭鹏赏给他的躺椅上读书,旁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个颐养天年的老叟。
读完了《春秋》,就开始读《诗经》,俨然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学究。
等纸张普及之后,关羽就很喜欢在纸上写字,一开始是抄录一些自己喜欢的字句,后来开始自己写文章,本只是写一些自己胡乱想到的东西,后来莫名的产生了写兵书的想法。
去年年末,关羽听说了活字印刷术和皇家刊印司的消息,得知有人可以通过写书获取名利,把自己的作品发行天下,顿时也起了心思,决定写一本兵书。
这很契合自己的专业,到时候放在讲武堂里给学子们学习,自己不仅可以因为战功名留青史,还能因为兵书被学子们永远记住。
这很让关羽期待,于是关羽咬文嚼字的开始准备写兵书。
不过心中有很多想法,落到笔端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述,好像一只毛线球怎么也找不到线头一般。
他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全靠自己后天学习,识字,能读书,也能写字,但是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能力到底还是需要学习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