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点了点头。
这也是他在延德初年临时设下的规矩。
当时也是,有一些难以处理的军队挑剩下来的马。
郭鹏接到报告,就决定除却优秀的种马和小马之外,把每年那些军队里挑剩下来的马匹全部放出去,交给其他需要用到马的地方,还能换点钱回来,也算是一笔收入,可以接着用。
而随着魏帝国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间对马匹这种运力的需求必然会增加。
在可以预想到的未来,郭鹏可以设想那连绵不绝的商队用骏马作为运力,连绵不绝的马车行走在商路上。
从江南到江北,从河南到河北,从关中到西域,从蜀中到南中,到处都是马匹的身影。
奔驰的骏马和宽阔的大驰道终将把魏帝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眼下,民间还只能使用军队用剩下的马匹作为运力,本身数量也有限,听说有些商队甚至用驴用骡子用牛拉车,到处行商。
郭鹏思考片刻。
“鲜于卿,你觉得,民间对马匹的需求大吗?”
郭鹏如此询问,让鲜于银有些奇怪。
“太上皇,民间对马匹的需求……自然很大吧?您不会是想?”
“嗯,我觉得,要不然就正式允许民间向朝廷订购马匹好了,你们还是按照原来的模式来,让军队选走最好的一部分,剩下的就拿去发卖,卖给民间那些走南闯北需要大量马匹的商户。”
郭鹏打开了自己的思路:“咱们自己消化不掉,就要用别的办法去消耗掉,好的战马肯定需要更多的数量来确保,给军队最好的那部分,剩下的就卖掉。
而且不一定全卖在魏国之内,也可以往外卖,咱们的马用大宛马改良血统,身躯高大,四肢健壮有力,奔跑速度快,爆发与持久都是一等一的。
如此上等好货,如此优质的马匹,何愁没有卖出去的地方呢?缩减产量容易,可一旦出了问题需要提升产量,那就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这件事情我帮你办。”
郭鹏一拍胸脯,大包大揽,决定给魏帝国的优质马匹寻找除了军队之外的更多销路。
他决定找一些长期合作伙伴,借助民间的力量把马匹饲养的规模给保住。
魏帝国对于马匹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没有优秀的马匹,魏帝国就会失去对漠州、平州这一类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
这一类边疆地区一旦失去控制,魏帝国北方地区的战略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威胁,这是郭鹏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所以马匹的数量不能少,魏帝国还是要大量养马。
商议间,半个时辰过去了。
最后时刻,在负责计时的官员喊出时间到的前几分钟,郭承志放下了手里的笔,长舒一口气,开始做起检查。
而姜维则没有。
姜维一直到计时官员喊出时间到才如梦初醒,被迫放下了笔。
然后扭头看向郭承志,看到郭承志满脸自信的表情,姜维咬了咬牙,心中满是不甘、后悔。
题目虽然不多,但是运算量极大,他和郭承志都用了很多演算纸——要不是纸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数学这个科目绝对发展不起来。
数学演算实在是太废纸了。
姜维是如此考虑的。
第1522章 被棍子打疼了才知道什么叫谦虚
官员把两张试卷送到了郭鹏面前,郭鹏看了看两份试卷,又抬头看了看站在自己面前的两人。
一脸自信的郭承志,还有稍微有点不甘心的姜维。
“好,我就来看看你们到底谁更厉害一些,我评判试卷,不只是看最后的答案,我还要看你们的答题步骤,步骤有错,一样要扣分。”
郭鹏拿起了毛笔,点了一点砚台里的朱红色墨汁。
一段时间之后,郭鹏公布了结果。
他把两份试卷分别交给了郭承志和姜维。
两人平分。
郭承志在其中一道大题的最后一个小环节计算失误,以至于失去了那一个问题一半的分数。
姜维没有算错,但是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一个部分没有算完,也直接丢掉了一半的分数。
姜维看了看郭承志的试卷,郭承志也看了看姜维的试卷,纷纷变了脸色。
“这五道题目难度不大,但是运算十分繁琐,量大,考验的是耐心、细心,还有你们的定力。”
郭鹏看了看两人:“承志,有些时候越想获胜,就越不容易获胜,考试如此,治国如此,行军打仗也是如此,定力很重要,姜维,你的试卷有多处涂改痕迹,静下心来完成一次运算就那么难吗?你太焦躁了。”
两人的面色都不好看。
“大父,承志知错。”
“太上皇,学生知错。”
郭鹏缓缓点头。
“在我二十年行军征战的生涯里,我面对过无数敌人,打了无数场仗,数次面临生命危险,从中我悟出一个道理,战场争锋,不是一场战斗就能决定的。
一次大胜,往往是多次小胜积累而成,这就需要统帅有着足够的定力,足够的耐心,足够的隐忍,如此,才能等到对手露出破绽的时候,如此,才有一击必杀的机会。”
郭鹏的眼神十分锐利。
郭承志立刻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姜维点头至于产生了些许的疑虑和不真实感——太上皇是在教导他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