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强烈支持刘先和傅巽等人的看法,认为投降才是正确的道路,继续抗击魏军是无法战胜的,只是徒增伤亡而已。
他们强烈要求刘琮投降,对于韩嵩等四人的抵抗意见坚决反对,并且表明态度,不会支持刘琮的抗击。
刘琮被吓的面色发白。
韩嵩大怒不已,舌战群臣,一人与他们辩论,和他们辩论的旗鼓相当。
但是愿意抵抗的终究是极少数,大势面前,本来就没什么战斗意志的荆州群臣之中愿意抵抗的人太少,愿意投降的人太多。
对于此,刘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很快,心就拔凉拔凉的了。
他开始意识到抵抗已经不是最佳的选择了。
于是他看向了拥立功臣蒯越。
蒯越感受到了刘琮的目光,低下了头。
“大王,天下大势,不是个人可以违抗的,魏国一统之势已经很明显,大王若坚持抵抗,孙权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若投降,一定可以得到优待,臣以为,大王不该抵抗,荆南也不是可以长久支撑的地方。”
蒯越都不支持,刘琮就真的绝望了。
“难道我汉家天下真的就没救了吗?”
刘琮绝望的看着文武群臣们。
没人回答他。
韩嵩也为此十分悲愤。
“你们这些小人!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主上受辱,而没有任何举动吗?食君禄,当为君分忧!你们一心一意想着投降,难道不是无耻吗?”
尽管韩嵩大力疾呼,强烈要求抵抗,但是扭转不了大多数人的意志,反而被群起而攻,诬蔑为居心叵测之徒。
尽管王威和苏飞愿意抵抗,愿意带兵北上和魏军大战,但是面对不愿意出力的群臣,他们也得不到出兵的保障。
没人愿意为他们督运粮草,没人愿意为他们筹措军需,没有人愿意帮他们搞后勤,所以这仗根本打不起来。
作为一个刚刚嗣位,没有任何威望的代表,刘琮甚至连贯彻自己抵抗意志的办法都没有。
他不是君王,没有人愿意听他的命令,而这些人也有资格不听他的命令,不为他办事。
这是刘琮的悲哀,也是代表的悲哀,更是刘秀给自己的子孙埋下的最大的雷。
面对强权,遵守规则的汉室宗亲们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事已至此,刘琮彻底绝望了。
“我该怎么办?我还能怎么办?蒯卿,你告诉我。”
刘琮有些崩溃的看着蒯越。
“惟今之计,只有请大王命令军队卸甲,放下兵器,大王自己交出印绶,抬着棺木,待魏军前来,就可以前去投降,魏军必然不会为难大王,反而会善待大王,保证荆州的安稳大王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看到蒯越一本正经的描述着自己该怎么投降,刘琮忽然有些明白了。
这帮家伙,分明就是一条心,那边在前方投降,这边在后方威胁自己投降。
他们根本就不想让他们的利益受到一分一毫的损害!
可事已至此,面对满营二五仔,他又有什么办法?
万般无奈之下,刘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第0801章 韩嵩的最后努力
刘琮被逼无奈,只能选择放弃抵抗。
他放弃抵抗了,自然也会派人去让军队也放弃抵抗。
王威苏飞和霍峻等愿意抵抗的将领极其悲愤,跪地苦求刘琮不要放弃抵抗。
可刘琮很清楚,只靠这些人的支持,他根本无法抵抗,反而会在魏军到来之前掀起内乱。
自己在荆州没有根基,没有威望,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掌控资源和动员力的人不是自己,也不听自己的。
自己就是个傀儡!
事到临头,刘琮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真实处境。
于是自己主动换上了白色的粗布衣物,准备好了楚王印和荆州牧的印绶,准备了一组棺木,让人准备好了绳索,以便出城投降的时候自己把自己给捆上,以示臣服和认罪。
就这样,刘琮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而他也颁布了让荆州方面做好投降礼仪准备的命令。
论抵抗,荆州官僚们一个两个都手脚发软没有力气,思维迟钝,只知道沮丧和嚎哭,感觉就和低能儿一样,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是怎么当官的。
论及投降,他们思维敏捷,行动迅速,丝毫不拖泥带水,投降诸事办理的井井有条,一副干吏的模样,干练的样子让人赞叹不已。
真可谓是投降的行家。
刘琮面对这样的局面,算是彻底绝望,知道事情无法挽回,他被集体抛弃了。
他呆若木鸡的呆在府邸里,面对同样呆若木鸡瑟瑟发抖的蔡夫人,母子两个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而另一边,蒯越已经下令官员们去督促军队放弃抵抗。
他让军队交出兵器和盔甲,全体上岸,把战船空置出来,打算随时将荆州军的一切全部转交给魏军。
完好无损,不需要魏天子郭鹏为此花费任何额外的费用。
也算是殚精竭虑为郭鹏考虑了。
有这样的忠臣,大魏帝国怎么可能不繁荣昌盛呢?
一群投降专家就这样期待着魏军的来临,期待着美好未来的来临,期待着他们进入魏帝国的中央核心分享权力。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如此期待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