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反问张肃,张肃无话可说。
“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家人考虑,现在如果不早做准备,到时候许靖那老儿在魏人面前反咬一口,咱们就完了!”
张松面色紧张的看着张肃,张肃一阵惊慌失措之后,无助的看向了张松。
“子乔,那……那我们该怎么办?”
“兄长,你别慌,咱们早早的知道了陛下的心意也好,早知道,早安排,天无绝人之路,一定有可以让咱们家存续的办法!”
张松转动着自己的眼珠子,开始思考对策。
思考一些可以让他们家族在魏国统治益州之后还能继续存在的对策。
张肃这边进言了,刘璋身边的从事郑度也选择了进言。
郑度是广汉郡人,也是蜀中本地人,昔年为刘璋所提拔,忠于刘璋,在群臣一片唱衰之时,郑度逆流而上,入宫向刘璋献退敌之计。
和张肃一样,作为刘璋亲自提拔的故吏,郑度要摆明自己的立场,坚守自己的气节,直到最后一刻。
刘璋自然选择接见了郑度,郑度便把自己的计策娓娓道来。
原来,郑度认为刘璋手上还有五千军队,虽然江州丢了,但是刘璋并非没有还手之力。
前方剑阁大军正在坚守,依然还在阻挡魏军,成都平原并未全部沦陷,魏军只有一路军队进入了蜀中,一切还有挽回的机会,所以建议刘璋立刻行动起来。
他建议刘璋实行坚壁清野之计。
比起张肃大而化之根本难以执行的概念,郑度的想法则实际了许多,还有执行步骤和具体要怎么做的建议。
郑度认为,成都可以把军队外派,并且发动各地官员尽可能多的迁移从江州到成都这一段路程附近的居民,将人口全部迁移走,物资也全部迁移走,能带走多少带走多少,带不走的一把火烧了。
魏军靠水路运粮,依托水路前进,那就在水路两旁设下横江铁索,锁住水路,给他们制造麻烦。
然后遇到道路就破坏道路,遇到桥梁就毁坏桥梁,遇到水井就投毒、堵塞或者用动物尸体污秽之,还要在关键要道上设下陷阱。
如此,必能大大减缓魏军的前进速度,不仅如此,还能让魏军无法以战养战,得不到任何粮食补充,必须要依赖后方转运。
而从荆州到成都千余里路,魏军后勤压力极大,坚壁清野之计必然可以奏效,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他们是否可以承受还是个未知数,那时,就是刘璋的机会。
四处派兵驻守,小股小股的行动,还可以潜伏到魏军后方,沿着水路破坏魏军的驿站、运粮船。
时时袭击魏军的运粮队伍,但是不纠缠,有机会就打,没机会就跑,这样可以动摇魏军军心,早晚可以逼迫魏军回撤。
到那时,刘璋可以派兵追击,必然大有斩获,继续追击下去,说不定可以把魏军逐出蜀中,恢复战前状态。
老实说,刘璋听的目瞪口呆。
第0841章 魏军包围成都
刘璋是万万没想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还有人能够提出这样的策略,并且试图把战局恢复到战前的状态。
刘璋想了想,觉得这个计策比起张肃一拍脑袋想到的大战略要更有执行可能性,但是细细一想,却又觉得这样做简直就是垂死挣扎。
“我军只有五千可战之兵,除此之外再无可战之兵,如此这般再打下去,怕是连成都的庖厨都要被派上战场了,都到了这个地步,难道还能继续作战吗?”
刘璋叹了口气,连连摇头。
郑度跪拜在地上苦求刘璋。
“陛下乃汉室最后苗裔,是天下心存汉室之人心中最后的希望,陛下坚持与否,对天下豪杰而言意义重大,对心存汉室的人来说,陛下就是他们最大的寄托!
只要陛下坚持,心存汉室的人就不会认同魏国,就会视魏国为伪朝,不认同,那就是我汉的机会!如果真的到了最后时刻,没有人愿意为陛下而战的话,臣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也愿意投笔从戎,为陛下力战!”
郑度再拜。
郑度的态度让刘璋凄凉的内心闪过一丝温暖。
刘璋也想过这样做到底是否可行,是否还应该拼死一搏。
左思右想,想了很久很久,然后刘璋摇头了。
“我父子在蜀中十余年,没能给蜀中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现在局势到了地步,还要害他们流离失所,丧失家园和产业,这不是为人主应该做的事情,郑卿的善意,我已经知道了,但是这样的计策,我必然不能使用。”
郑度满脸焦急,还要再说,刘璋直接摇头。
“我意已决,我绝不会这样做,郑卿不用再说了。”
“可是陛下,若不这样做,四百年汉室江山,就真的要完了!四百年汉室山河,高祖开创的汉室江山,就真的要完了吗?陛下真的不在意吗?”
郑度一脸悲愤:“陛下难道不在意先人创业之艰难吗?不在意光武中兴我汉的艰难吗?”
“若天意要以魏代汉,我一个人的坚持又有什么意义?郑卿,你一个人的坚持又有什么意义?你来的路上就没看到吗?那些急不可耐想让我投降的人有多少?而像你这样愿意为我出谋划策,又有多少?”
刘璋满脸悲戚之色:“郭魏已经占据了天下的五分之四,我们内无良将,外无援兵,时局到了这个地步,是我失德所致,是我父子失去人心所致,苟延残喘,只会害得蜀中生灵涂炭,这不是我愿意看到的事情,郑卿,不要再劝我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