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乌孙的联盟随着彼此势力的改变而变成藩属关系,乌孙臣服了汉帝国。
乌孙老昆弥去世以后,汉帝国试图扶立解忧公主之子担任新的乌孙昆弥,但是乌孙国内人却支持另外一个人做昆弥。
无奈之下,汉只好采取另外的手段,依仗强大的国力和解忧公主的影响力,强行把乌孙一分为二,分为大昆弥部落和小昆弥部落。
大昆弥就是解忧公主的儿子,因为地位优势还有汉帝国的支持,领六万户人口。
小昆弥是乌孙人真正认同的乌孙之主,但是没有汉帝国的支持,只能领四万户人口。
这是汉帝国硬生生的插手乌孙内政的结果。
这在郭某人看来也是汉帝国一次比较成功的外交试验。
汉帝国成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插手了西域大国乌孙的内政,成功分裂了乌孙。
这给郭某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乌孙两个部落从此无法互相认同和统属,虽然内部也有为数不少的统一论者,但是他们只有不断相互摩擦和征战。
毕竟双方的统治阶层谁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地位,谁也不愿意屈居人下,一直摩擦到了如今,血脉也不知道换了多少。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汉帝国在乌孙的影响力至今未曾消退。
乌孙大昆弥到现在还在拿着解忧公主的事情说事儿,自称身上有汉家血脉,这足以证明汉帝国对乌孙的影响是深入人心的,是形成了传统的。
这可怕的惯性。
稍微利用一下,足以造成乌孙内战,使得乌孙的国力受损。
这就和前后车师两国一样,但是前后车师两国无论是人口还是国力都不能和乌孙相提并论,若要打起来,会简单很多。
但是乌孙这数十万的人口,能拉出好几万军队,打起来就颇为麻烦。
不让他们打打内战消耗一下各自的兵力,郭某人还真不好下嘴。
第1023章 你果然一肚子坏水
河西四郡眼下的确无法给曹仁的西北兵团提供太多的助力。
自身发展起来确实需要时间,粮食可以抽调,道路却真的需要时间去修缮,道路不成,则后勤艰难不会改善。
五万军队的后勤还是很沉重的负担。
所以西北兵团没办法打仗,只能协助修路。
根据预算,起码要有一年半的时间,西域交通路线才能初步成型,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段时间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白白的让这些国家靠着郭某人的丝绸之路计划积累财力扩充势力,到时候真的国富兵强了,打起来就更加麻烦。
“阿远,你来说说,你想怎样挑拨乌孙内战?”
郭鹏打算好好的听听马远的计划。
马远嘿嘿一笑,开口道:“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些许谣言,可以派人在大昆弥领地宣称,说小昆弥有意来洛阳向陛下提亲,求娶公主,然后又派人在小昆弥领地宣称大昆弥有意到洛阳来向陛下提亲。”
郭鹏眨了眨眼睛,顿时哭笑不得。
“我最大的女儿才九岁,而且也没有封公主,眼下我魏还没有公主,就算要封,肯定也不是我的女儿。”
“陛下,这不重要,有没有公主并不重要,反正也不是真的,只是谣言而已,但是这个谣言对乌孙大小昆弥却很重要。”
马远缓缓说道:“之前他们为了争夺互市,几乎打起来,可见双方关系很差,一点谣言散播下去,他们必然会想到一旦陛下答应其中一方,让公主和亲,另外一方就惨了。
我魏必然支持其中一方,另外一方得不到任何支持,时间一长,势力衰弱,打不过对方,就要为对方所消灭,这样一来,谁能安心?他们必然会争抢着派人来洛阳提亲。”
郭鹏皱眉。
“如此一来,我岂不是要正面回应此事?汉武帝为了对付匈奴才让公主和亲,我不需要乌孙为我做什么,怎么可能允许和亲呢?
相反,我所想的是如何覆灭他们,事情闹起来,闹大了,被其余诸国知道,纷纷起了心思,这事情怕也是不好收场。
而且除了西域诸国,也要小心国内舆论,某些人唯恐天下不乱,唯恐我这里没有事情发生,到时候被一群人拿来说事儿……如此不妥。”
郭某人对此连连摇头,表示这样的情况实在不能被认同。
“他们来不了洛阳。”
马远眯起眼睛:“陛下可让曹文烈将军在西域配合,派人暗中行动,于半路分别截杀其双方队伍,再放走数人,如此,乌孙内战必然爆发!”
郭鹏眼睛一亮。
“这倒有点意思了,他们一旦得知人死了,必然会认为这是对方的阻碍行动,而后互相指责,互相争吵,吵着吵着,说不定……就真的打起来了。”
“只要他们能打起来,就是计划成功,通过挑动他们的内战,削减他们的军力,让乌孙损失人口、兵马,这不就是陛下的目的吗?”
马远如此说道。
“他们自己打起来,的确是让人无话可说,可行。”
郭某人愉快的点了点头:“但是如果只是互相为这个事情打起来,未必会真的大打特打,不能起到大大削减乌孙实力的目的,这不够。
事后若胜者跑来洛阳向我提出此事,我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而且这样会不会促使乌孙达成统一?哪怕只是表面上的,也会让我为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