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直到此时此刻,郭瑾才深刻的意识到了郭鹏经常挂在嘴边的【威望】到底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就算坐在这里不动弹也能让朝廷官员谨小慎微不敢懈怠。
这是他想要的,却无法现在就得到的。
他深刻的理解到了郭鹏要为他获取威望的操作是怎么一回事,又有怎样的一种必要性。
威望这种东西不是上位者生来就拥有的,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的。
怀揣着这样的一种考量,在某天晚上,郭瑾把郭嘉留了下来,向郭嘉询问郭鹏在朝臣心中到底意味着什么。
郭嘉一眼就看穿了郭瑾在想的是什么。
所以他就拿出了郭鹏交给他的那把玉斧。
“殿下,这把玉斧,是陛下交给臣的,陛下离开之前,对臣说,如果陛下回不来,那么臣就要持此斧扶殿下登基,帮助殿下成为皇帝,并且拼尽此生辅佐殿下。”
郭瑾大为吃惊。
“父亲说过这样的话?怎么可能?父亲怎么会回不来?”
“陛下自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凡事无绝对,陛下把这玉斧交给臣,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万一陛下真的回不来,魏国需要皇帝,则臣持玉斧扶殿下登基称帝,稳定朝局。”
郭瑾满脸惊讶。
“这……怎么会这样?”
“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准备,也是一种宣言。”
郭嘉指着那柄玉斧:“这是陛下平日里拿在手上把玩的玩物,本身没什么意义存在,但是因为陛下喜欢,它就有了效力。
事有万一,臣持此斧扶殿下登基,有此斧,则殿下登位毫无阻碍,这,就是陛下在群臣心中的地位。”
第1114章 他希望自己的父亲可以尽快归来
听了郭嘉的解释,郭瑾皱了皱眉头,思考了一会儿。
“哪怕父亲人不在,只要玉斧在,就等于父亲在,父亲就算人不在洛阳,可是只要有人拿这玉斧说话,就等于父亲在说话,是这样吗?”
“没错。”
郭嘉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就是陛下的威望,这就是陛下之于魏国的意义,在陛下面前,没有任何人敢于违逆,他们哪怕只是被陛下训斥一声,都会吓得一夜三惊,反思不止。
陛下说东,群臣不敢往西,陛下说北,群臣不敢往南,陛下要北伐,群臣不能阻止,陛下要南征,群臣依然不能阻止,一切,都是陛下的决断,这,就是殿下的父亲,魏国的皇帝。”
郭嘉所说的话深深地印在了郭瑾的脑海之中。
于是他询问郭嘉。
“那我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父亲这样的人呢?”
“这,就不是臣应该了解的事情了,这种事情只有陛下才知道。”
郭嘉微笑着摇了摇头:“陛下会把一切都告诉殿下,这是臣所不知道的事情,殿下早晚会知道,何须现在就知道?”
郭瑾叹了口气。
“我没有足够的威望提领朝廷,不能像父亲那样让群臣严肃办事,眼睁睁看着他们日渐怠惰,处理事务毫不积极。
我再三提醒却不能有多少效果,有些人依然是我行我素,我不高兴,也深深忧虑,我担心这样会导致国家受到损失,父亲回来会责怪我处事不周。”
“原来如此。”
郭嘉微微点头,说道:“其实这才是群臣真正的样子,他们本没有太多的处理政务的热情,全靠陛下督促,才让他们那般积极的处理事务。
但是从那个角度来说,一个所有人都认真处理朝政而不做别的事情的朝廷是不正常的,殿下现在所看到的,才是正常的朝廷。”
对这种说法,郭瑾难以接受。
“奉孝公,难道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为人臣者不努力处理公务,反而懈怠,文恬武嬉,这难道才是正常的朝廷吗?”
郭瑾一直认为宗室第一臣郭嘉看待事情的角度会有所不同,所以郭鹏临走前才会嘱咐郭瑾多听听郭嘉的意见。
但是现在郭嘉所说的话并不能让郭瑾满意。
“非也非也,臣不是这个意思。”
郭嘉笑了笑:“殿下,陛下在的时候,群臣无论本性如何,都被陛下威望所震慑,不敢造次,不敢懈怠,勤奋处理公务,则勤奋者和怠惰者不能区分,则群臣本性孰优孰劣就不能得知。
现在陛下北伐,不在京师,群臣身上压着的一座大山消失不见,情况便不同了,此时此刻,勤奋的人依旧勤奋,怠惰的人则原形毕露,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郭瑾眨了眨眼睛,忽然意识到郭嘉的意思了。
郭嘉看着郭瑾的表情就知道郭瑾已经明白了,于是笑道:“眼下这个局面,谁可晋升,谁可罢黜,难道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
陛下在的时候不能发现的隐患现在都发现了,等陛下回来就能针对性的作出处理,把表里不如一的人罢黜,于国家而言,难道是坏事吗?”
“原来如此。”
郭瑾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思虑一番,对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就有了自己的看法。
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郭鹏所说的一切都是对的。
这位他从小就很熟悉的族中长辈的确有过人之处。
他看待问题的角度总是与众不同,一个简单的事情在他看来就完全不同,一个看似棘手的问题被他一解释,就有了全新的思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