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还要更多地拿那些段位比较低的人来练手,等练得差不多了,就像自家老爹所说的那样,要自己主动发起一场波及整个朝廷的政治风暴,以此考验自己的功底是否已经到家。
郭瑾正在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并且为此不断的努力着。
因为他的努力所带来的进步,所以对于热情高涨情绪高涨的郭珺,郭瑾并不太在意。
他能察觉到郭珺对这件事情的单纯的欢乐,单纯的高兴,单纯感觉自己有用武之地的兴奋。
这种感觉和当初的他自己也是一样的,做不了假的。
而且也就是郭珺这样做没什么问题,以后的郭琼也是一样,因为三人都是同一个母亲。
换做其他兄弟,郭瑾可能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放他过关了。
不是同一个母亲,不是同一个母族,能是一条心吗?
所幸,其他兄弟年纪都小,不顶用,等他们长大了,郭瑾的地位早已稳如泰山。
郭珺隐姓埋名加入政府,知道的人被封了口,不知道的人自然也就不知道,这份经历只能给他自己带来进步,无助于增长他自己的势力。
的确,卢毓说的并非没有道理,郭珺是郭瑾的亲弟弟,的确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和可能,可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郭瑾有着强大的自信,因为帝王术这种核心关键的竞争力所在,郭鹏只传授给了他一人,并且不断的给他提供相关指导。
这是他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只要这一点没有改变,就不会有人能够动摇他作为皇太子的身份地位。
既如此,为什么还要限制打压自己的兄弟呢?
要知道,其他兄弟毕竟也是父亲的儿子。
光明正大的打压他,难道不会显得自己的气量狭小,从而引起父亲的不快吗?
兄弟们怎么想的确不重要,但是父亲怎么想,就非常重要,能决定一切的不是兄弟们,是那位正在征战沙场的父亲啊。
第1119章 空前强大的君王从这一刻开始成就了完全体
旁人怎么说,怎么看,郭瑾其实都不太在意,因为他们不能决定郭瑾的人生。
唯一能决定他的人生走向的,只有郭鹏。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他做很多事情的出发点都是考虑父亲会怎么看待,会不会满意,会不会生气。
而这一点,他身边的很多人都不明白,不理解,还在一个劲儿的提出他们自认为是对的事情。
他们根本不明白,作为皇太子,并不需要让太多人感到满意,只要让皇帝觉得满意和放心,那就足够了。
至少,能决定魏帝国皇位传承的人,只有郭鹏一人。
郭瑾深吸了一口气,总感觉自己要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自己要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
而对于此,初出茅庐的郭珺并没有任何的感受,他只是在单纯的享受被人需要的快感,在享受证明自己存在的快感。
他觉得很快乐,很高兴,很为自己的存在感到愉快,仅此而已。
终于不用只是眼睁睁看着父兄在外建功立业叱咤风云而自己只能躲在他们身后接受庇护了。
以赵勇的名义,去传递信息,去找人办事,取文件,跑腿,传话。
这种种需要做的事情看起来挺无聊的,但是却让他乐在其中,并且他也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
朝廷是怎么运转的,一件事情是怎么办成的,从皇帝的旨意到正式执行需要多少人的协调帮助之类的。
他感觉治理国家还真的是一个特别大的工程,只有特别厉害的人才能办到,比如他的父亲和兄长。
什么时候他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和父亲还有兄长一样呢?
他并不清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眼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
而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八月中下旬,北伐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回了洛阳。
皇帝领兵御驾亲征获胜,大破鲜卑,歼灭鲜卑主力六万余,俘获鲜卑口众四十三万,牛羊马过百万,物资堆积如山数不胜数。
皇帝在狼居胥山举行封禅仪式,昭告天地,宣告他已经彻底消灭了鲜卑,将这个曾经庞大到让东汉帝国寝食难安的草原帝国消灭了。
草原从此纳入中原帝国的管辖区域之内,边地子民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被突然南下的草原骑兵劫掠打杀。
他们的家人,他们的财产,他们的未来,都将得到保障。
魏国皇帝郭鹏,是第一位率领军队御驾亲征亲自抵达狼居胥山的皇帝,也是第一位亲自领兵打败草原帝国并且覆灭之的皇帝。
武功之盛,傲视千古,古往今来的帝王,少有与之相匹敌的军功。
他不仅统一了华夏神州之地,还亲自带兵覆灭了草原帝国,把时时悬在中原帝国脑袋上的那把剑拿在了手里,让它没了威胁。
这是他亲自带兵取下的功绩啊,是他御驾亲征取得的功绩啊!
是,鲜卑已经衰落了,但是鲜卑曾经强大过。
它曾经打败过汉军的进攻,让汉军横尸遍野损兵折将,就连和亲都不接受。
狠狠地甩了汉帝国的巴掌啊,让汉帝国不得安生啊。
那是自窦宪北伐匈奴以来汉帝国遇到的最严峻的边疆危机,一个能和匈奴帝国比肩的强大游牧帝国正在对汉帝国发起进攻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