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这一日,洛阳城内的每个人都知道都看到那些往日里非常高贵的士人官员和太学生们,被穿着黑甲的士兵挥着棒子打翻在地上。
然后拖着走,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黑甲禁军把这些“暴乱”的士人全部打趴下之后,就按照皇帝的命令,拎着扛着抬着一起丢到城外,交给赵云。
然后赵云再把这些被打的爬不起来的士人们一起运到军营里严加看管。
这五千多人一个都别想逃。
皇帝允许有人死亡,所以黑甲禁军没怎么收手,赵云负责统计的时候,统计出了一百五十八个流血过多而死的。
剩下来活着的也被统计了人数,统计了姓名、籍贯、家庭住址。
不管怎么说,接下来的,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
这位强势的皇帝面对挑战自己的威严的人,从来都不手软。
更别说这一次闹得那么大。
这天下午时分,洛阳城内的喧嚣已经结束,内廷宦官大量离开皇宫前往朝廷官员们的家中,要求官员们前往奉天殿面圣。
他们和颜悦色,满脸都是和善,周身围绕着的都是快活的空气,但是很显然,绝大部分官员并不能感受到。
除了那些刚刚来到洛阳成为皇帝手中刀的黎庶官员们,所有的朝廷高官所能感受到的,都是肃杀的气氛。
走在街道上,偶尔还能看到没能来的及洗刷掉的血迹。
不知是哪个倒霉鬼的。
官员们,尤其是那些在最后通牒之前回到官署内于是幸免于难的官员们无不面色惨白嘴唇哆嗦的随着宦官的引领前往奉天殿拜见皇帝。
皇宫沿途,那些煞气冲天的黑甲禁军超乎寻常的多,平时只有少数出来站岗执勤,而今日,全都出来了。
仿佛是皇帝正在向他们宣告——别忘了这个国家属于谁。
的确,他们好像有那么一段时间已经忘掉了,这是一个帝国。
他们的皇帝陛下有着非常非常非常巨大的权力。
虽然阳光炽热,虽然现在还是九月的秋老虎,尚未过渡到凉爽的金秋时节,但是没人觉得热。
一种冷意弥漫在他们的心底。
幸存的官员们没注意到他们失去了一些东西——
不是物理性质的,而是心底里失去了一些挺重要的东西。
像是曹操这一类的寒门官员,他们也莫名的感觉到了一种情绪,一种本应该不存在的情绪。
但是现在却存在了。
所以他们觉得很冷。
而另外一群官员,那些从各地被招入京师、开天辟地头一回接触到皇宫的存在的官员们,他们完全没有感受到那种氛围的压迫,他们好奇的激动的看着属于天子的皇宫。
原本,他们一生都不会有机会看到皇宫长什么样,达官贵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连洛阳都来不了。
但是现在,他们发现他们可以在这里做官。
他们凭空跨越了一条巨大的鸿沟,并且填平了这条鸿沟,从此,天堑变通途。
他们来了。
他们的心头是火热的,是积极的,是向上的。
他们渴望做出一番事业回到家乡,告慰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食吃的先人们,他们发达了,他们逆天改命了,他们创造奇迹了。
没人会怀疑这只是一个特殊现象。
尤其是在当下。
第1195章 废察举,立科举
这是一场大朝会。
目前全京城还能站着的官员都抵达了皇宫。
奉天殿外站不下,那就散到其他宫殿中,皇帝说的话自然有人传达。
本来人数一多,皇帝的话就只有最前面的一群人能听到,其他人都要听传达,郭某人不是大嗓门,也没有麦克风。
当然,郭某人也并不需要直接把自己的命令传达到每一个官员的耳朵里,他所要传达的讯息,只要这群官员里的头头们听到就可以了。
那些选择与他妥协,并且被他吓坏了的高官显贵们。
郭某人一口气干掉了五千多士人官僚、太学生,废了他们,一口气提拔了两千多名黎庶出身的地方基层官员进入京城担任中央官职。
这一段过渡期熟悉期,也是需要他们全面负责起来,让这些黎庶官员更快的上手工作的。
稳住了中央政府的核心决策团队,就能稳住中央政府。
稳住了中央政府,干掉了中央闹事的人,地方上的县府以下包括县府又基本上被他所掌握,这州刺史一级的官员和郡太守一级的官员就算想闹事,那也等于被孤立起来,悬浮着,无根浮萍。
上不达天听,下不入乡村,没有军权财权人事权,给他们一百年都不成事。
郡县这套制度,就是为了稳固统治而设计的,分权体系运行良好。
地方分权,中央集权,中央有足够的权势驾驭地方。
洛阳周边那一批四个郡守已经被郭某人下令撤换,换上了他们身边寒门出身的郡丞接任郡太守,直接把他们带到京城来下狱问罪。
既然已经动了手,那就不用担心什么影响。
中央直接打死,地方上的也绝不放过,谁敢跳起来作妖就等着死。
五千多人都被棒打了,郭某人也不会在意再来一批人。
流放名单就在那边,谁上谁不上都在一念之间,而郭某人并不担心上去的人太多了导致国家运转不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