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存在的要么就是关系特别深厚,要么就是立下大功的,除此之外就不会有其他的庄园幸存了。
整个行动结束之后,荆州是一个全新的荆州,冀州是一个全新的冀州,青州也是全新的青州,一切旧时代的遗留物都将被扫掉。
过去来不及或者没办法清算的,这一波算是清算到底了。
魏帝国甩掉了包袱,继续出发,至于会给群臣留下什么心理阴影,也不是郭某人考虑之内的事情。
延德这个年号运行至今还不到九年整,但是就没有哪怕一年是完全安稳正正常常的,郭鹏总要折腾一点什么事情出来。
有些年份事情大,有些年份事情小,对于他而言,就是要折腾。
而对于群臣来说,则是被他折腾得苦不堪言,折腾的要死要活。
从开国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被折腾死了,一代新人换旧人。
现在还活着的功勋老臣数量不能说少,但是掌握权力的,实在不多。
一波接一波的清洗下来,皇帝掌握了绝对的权力,他们都是权力斗争之下的牺牲品。
谁也不知道皇帝接下来还要做些什么。
但是他们的私有土地财产,是确确实实要交税的了。
除了因为立功被赏赐的土地之外——因为做出贡献而被皇帝亲自赏赐的土地是不用交税的。
这一点,算是皇帝给立下功劳的臣子们的特殊抚慰,除此之外,都要交税。
高官显贵们也要交税。
曹操要交税,郭嘉要交税,程昱要交税,田丰要交税,是个人都要交税。
豪强们掀起的反抗行动已经被平定得差不多了,叛乱最激烈的冀州幽州青州和荆州都差不多了。
最后一个稍微剧烈一些的徐州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其他几个叛乱根本就不激烈的州的叛军平定的平定,活着的也是奄奄一息,不成气候。
本以为要延续差不多一年的叛乱行动,从延德九年三月底到延德九年七月中旬,就基本上结束了。
然后各个州都开始了差不多的重建工作。
清丈土地行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大概需要花个两三年时间把土地清丈完毕,最后登记造册,全国税收政策就这样彻底稳定下来。
废除人丁税,并入土地税收之中,全国土地一体纳税,除了皇帝恩赐土地之外,没有差别。
对于普通子民来说,这是好的政策。
这等于帮他们拿掉了沉重的赋税枷锁中的一道枷锁,让他们稍微轻松了一点儿,而且不用担心因为孩子生得多而需要缴纳更多的人丁税了。
对于其他拥有大量土地的官员、富户来说,这是十分糟糕的政策。
他们需要将他们收入大头的农业收入上缴一部分用以纳税,交给皇帝,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现在却也有了。
作为官员,作为统治者,作为高人一等的存在,他们也将被逼着交税,没有例外。
他们的心中自然是老大的不满,不愿意交税,不愿意和泥腿子们沦为一样的存在,可是在这位空前强大的皇帝的面前,他们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可能。
叛乱结束了,皇帝获胜了,政策推进了,官员们的处境更加糟糕了。
但是,这依旧不是结束,皇帝陛下依然没有打算就此让诸位官僚过上快乐轻松的生活。
该做的事情还要做,但是该有的打击一样不会少。
比如官员任期制度。
第1293章 曹仁荣耀退休
之前,因为种种现实因素,比如争霸时期的特殊需要等等,还有官员数量不够,郭鹏一直没有重新规定魏帝国的官员任期制度。
魏帝国官员大多数只是正常的升迁调任,基层变动还是比较频繁的,不过顶层,比如各州刺史,那是很久都没有变动过了。
鲜于辅在幽州做刺史已经做了超过十年,就是因为郭鹏一直找不到能取代他的人。
没人能像鲜于辅那样平衡幽州各方势力,维系魏帝国在幽州的统治,地方势力和中央势力需要得到一个平衡,而鲜于辅就是地方势力和中央势力的最大公约数。
在郭鹏没有处理掉内忧外患之前,中央和地方的基本矛盾不是他愿意着手的,等到他把外部的忧患全部处理掉,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威望之后,才开始对这个矛盾下手。
长期依靠最大公约数来维持统治是不行的,不符合魏帝国的利益。
所以在科举制度正式推行以及地方豪强实力被连根拔起的当下,郭鹏决定正式推动魏帝国的官员任期制度。
地方上,将村长、乡长两级首脑的任期定为两年,县令的任期定为四年,郡守任期定为五年,刺史的任期定为七年。
时限一到,便由吏部安排调职或者升职或者降职罢职。
升职的必然是少数,调职的是多数,降职罢职的……希望是少数。
能升到中央担任高官的自然是少数中的少数,其他一些注定不可能高升的,就会平级调动到其他相对应的虚职上,让他直接安度晚年了。
中央各官署的官职也被相对应的规定了任期。
中央官员的最长任期不超过七年,最短任期不低于一年。
总体而言,魏帝国官员任期制度在原则上是地位越低的,任期越短,因为的确没什么太多的事情好做,诸事繁杂,影响力有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