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只能对内盘剥了。
他们的生活和经济水平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下降,不知道到时候这些商人会怎么想。
不过不要紧,这个翻译官已经在他这边当官了,未来是否还会回到家乡也不一定,安息国估摸着也没有多少寿命可以折腾了。
郭鹏通过这些熟悉中亚局势和去过罗马帝国的商人出身的翻译官得知了罗马帝国的一些情况。
他原本是不懂的,知道罗马帝国的存在,了解罗马帝国的一些过往历史,对于他而言已经不容易了。
这个时代的一些细节问题,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他真的不知道,只能通过知道的人来给他提供消息。
就比如他知道萨珊波斯会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但是究竟是什么时候,他也不清楚。
通过这个时代落后的交通搜寻信息,辨别这些信息的真伪,从中找到历史的轨迹,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和那些庞大的国家做生意。
因为没有国家可以拒绝古中国的奢侈品,比如丝绸,还有他创制的铁锅,以及茶叶,他要用这些高档产品榨干罗马帝国的油水。
为此,他主动发起航海行动,寻找与罗马人通过海路直接联系的方式。
延德四年开始打造航线和沿途的据点,到延德七年,海军舰队在印度洋地区遇到了罗马商船和罗马商人。
并且进行了交流和第一次的贸易,接上了罗马帝国的印度洋贸易航线。
不过由于补给消耗完毕,舰队被迫返航,延德八年才重回印度洋地区。
延德八年,海军在阿拉伯半岛地区建立生活据点的时候遇到当地土著的反抗,一个罗马商人还给海军提供了路线帮助,协助海军消灭了那个部落的抵抗。
到延德九年,七艘大海船组成的官方性质的船队在太史慈麾下海军将领王威的带领下首次抵达埃及,进入埃及地区。
两条原本不会相逢的帝国命运线就此摆脱了平行的宿命,交织在了一起。
第1373章 罗马皇帝要见王威
西元211年,魏延德九年,东西两个霸主帝国的命运线第一次交织在了一起。
通过之前那个帮助魏帝国军队击败土著袭扰的罗马海商,王威率队登陆之后,第一次与埃及境内的罗马官方进行了官方层面的交流。
魏帝国官方和罗马帝国官方从未有过任何交流,最开始发现一支军队登陆的时候,埃及地区的罗马官方也相当紧张。
他们试图调集一支军队进行戒备,一旦这支登陆的军队有任何敌意行动,立刻发起进攻,誓要将他们赶下海不可。
王威没有敌意,他约束军队,在临海地区伐木扎营居住,并未进一步深入,只让军队就地驻扎,然后让那个罗马海商还有自己携带的翻译前往斡旋。
为了确保斡旋成功,王威还让他们带去了五十匹丝绸作为见面礼物,这样可以最大的获取对方的好感。
然后斡旋成功。
罗马官方通过五十匹丝绸成功解除了敌意,确定王威是和平使者而非进犯者,为他们举行了欢迎仪式,还馈赠了很多水和食物。
通过这些翻译的带领和交流,埃及境内的罗马官方人员确定王威等人来自丝绸的国度,传闻中的【秦】。
王威则通过翻译告诉罗马人秦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魏帝国的国号为魏,有些时候也自称为中国,意为中央之国。
记住,魏,不是秦。
罗马人也告诉王威他们的国名。
王威听不懂他们说的话,翻译官翻译来翻译去,也始终不得要领。
于是王威就让那个罗马官员多说了几遍,听那个读音,有点像【娄摩】(我自己找的上古汉语拟音,读起来念Roma),和他出海之前所得知的【大秦】就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了。
双方互相交换对方的国名,更新了对对方的了解。
魏帝国结束多年战乱,于九年前立国,现任皇帝是魏帝国的开国皇帝。
罗马的皇帝也活着,还是新皇帝,刚刚继位不久。
于是,就在延德九年,罗马官方也已经知道了来自东方古国中国的船队抵达了帝国的东南疆界,进入了埃及地区。
他们的船队上有士兵,也有商人以及大量的货物,有丝绸,铁锅,瓷器,漆器等等非常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些都是在罗马非常受到欢迎的存在,价格高昂。
这支船队携带着中国皇帝的善意和问候,主动前来与罗马帝国皇帝交流,希望达成协议,双方实现海面上的交互贸易。
当地罗马官员非常震惊,当王威出示了自己作为皇帝特使所持有的节钺的时候,罗马人虽然不清楚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但看上去就很厉害的样子。
而且王威和士兵们穿着军装,手持精良的器械,一眼看上去也不可能是某个野路子团队,就算不是中国皇帝的特使,也该是某个实权人物的特使,能够影响中国皇帝的。
罗马官方对此非常重视,立刻派人横穿地中海,一路将这个消息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一路送到了意大利的罗马城,交给了现任罗马皇帝卡拉卡拉。
此时的卡拉卡拉刚刚暗杀了自己的弟弟、同为共治皇帝的盖塔,清除了他的党羽,成为了罗马帝国唯一的皇帝。
但是由于杀死弟弟,诛连了大量依附他弟弟的权贵势力,正处在名声的低谷期,地位尚且不稳,局势很危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