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珍叹息着说:“我现在一心当顾太太,每天打麻将逛街。唯一遗憾的是,家里太冷清了。你跟慧英,如果能生个宝宝,那该多好啊。”
胡孝民一本正经地说:“抗战未胜,何以为家?”
王淑珍说:“日本人要打,家也要立。我们这一代都拼光了,没有下一代,怎么跟日本人拼?”
所有在敌后参加抗战的人,都抱着必死之心。从中国和日本的国力和军队的作战素质来说,他们认为,抗日战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或许要十几年,甚至要几十年才能取得胜利。
也就是说,他们这一代可能看不到胜利,要等下一代,甚至再一代,才能把日本完全赶出中国。
胡孝民分析着说:“日军的锋芒已然挫缩,从日本国内补充的兵员,素质低下,有些还未成年。他们的军队,也开始贪污腐化,甚至还开始做生意赚钱。他们的中下级军官,伤亡很大,从国内新调来的军官,没有经过实战。这样的军队,越来越不能打仗了。日本已然加入轴心国,他们与英美为敌,就是寿星公上吊,自己找死。”
从德国开始入侵苏联后,胡孝民就开始对抗战有了更强的信心。日本的关东军没有趁机北上,配合德国进入苏联,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日本资源稀少,这让他在选择时,必须自私自利。西伯利亚一片冰原,什么资源没有,而且一百多万苏军虎视眈眈,日本人岂能做这种卖力不讨好的事?
王淑珍惊喜地说:“这么说,日军坚持不了几年?”
胡孝民郑重其事地说:“倒也不能这么乐观,但我坚信,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能看到胜利。”
王淑珍问:“这次你回上海要待几天?”
胡孝民说:“办完事就走。”
胡孝民去顾公馆,只是想确认王淑珍是否还与军统有联系。他不在上海,特工总部如果对军统有行动,他根本没办法第一时间反应。
卢义刚已经有段时间没接到“余升龙”的命令了,然而,今天交通带来了组座的最新命令:新二组行动小组即日起赴苏州,其他各小组成员,不再主动获取情报,隐蔽待机,随时等待新的指示。
卢义刚不知道苏州有什么重大任务,既然余升龙有命令,他马上召集人员颁布命令,从即日起分批去苏州。
胡孝民去见大公周刊的广田,自然不能空着手。这次是拜托对方,也不好直接送日元金条什么的,就去古玩店淘了一条明朝时期的银制帆船。既可以当装饰,随时都可以换钱,再不济,这也是纯银打造,融化成银子也是钱。
银船有几斤重,胡孝民搬着摆到广田的办公室,轻轻放在桌上,也发出了咚咚的声音。
广田是个中国通,三十来岁,个头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朝胡孝民鞠了一躬,谦逊地说:“胡处长,何必这么客气?”
这些对中国不怀好意的情报人员,基本上都能说中国话。在中国生活了几年后,对中国的风土人情更是熟悉。
看着胡孝民送来的银船,广田也在揣摩胡孝民的来意。中国人计划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不知道对方“求”什么之前,这礼收得不心安。
他内心对中国人的这种行为很是鄙夷不屑,可看到胡孝民送来的银船,又觉得很香。
胡孝民微笑着说:“只是一点心意罢了。以后,我们清乡委员会的工作,还希望得到广田君的大力支持。”
广田眼睛一眯,知道重点来了。
广田不置可否地说:“我们对清乡一向都是很支持的。”
胡孝民诚恳地说道:“希望大公周刊能关注一下江苏高官吴冠高,此人贪污受贿、盗卖军械,与新四军暗通往来、克扣行政经费,特别是停止供应清乡服务队之给养,无异于配合新四军反清乡。”
广田缓缓地说:“吴冠高?我会关注他的。”
他当然知道大公周刊的能量,但光听胡孝民的一面之词,也不能断定吴冠高就有问题。况且,就算吴冠高真有问题,还要看军方是否有意把吴冠高拿下。
贪污受贿的中国人何其多也,如果每个人都拿下,就没人干事了。当然,如果吴冠高真的与新四军暗通往来,甚至还阻止清乡,那就不能客气了。
胡孝民说道:“目前,晴气庆胤大佐正在调查吴冠高与毒贩勾结之事,广田君可以向晴气庆胤大佐,或金子大佐求证。”
广田问:“吴冠高下台后,江苏省的高官谁来当呢?”
胡孝民沉声说:“我觉得,江苏的军政必须合一,只有这样才能复兴经济、确保治安。目前清乡正在紧张进行,后方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我们要严防死守,严格执行清乡工作条例,把新四军困住、围住,让他们不战而溃。”
第0946章 横林镇事件
胡孝民的话虽有私心,但吴冠高真要在江苏胡作非为,广田绝不会放过他。他是情报部长,不能听信胡孝民的一面之词。
广田有自己的情报系统,在胡孝民离开后,他就派人去了江苏。同时,他也跟陆军和梅机关方面的情报人员沟通,听取他们对吴冠高的意见。
胡孝民回到苏州后,刚到总务处,就听说一件事:横林镇发生抢米事件。
横林镇位于常州与无锡之间,是京沪线上的粮食集散地,日商大丸洋行是日伪军粮的采购总站。然而,就在前一天,当地千余老百姓,冲击了清乡封锁线,袭击军粮站,抢走军米四五百石,烧毁房屋数十间,并打死日伪军警数名,还烧毁了军粮仓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