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是他的敌人,太傅陷入了困境,他不应当更高兴吗?”李恪被李泽说得完全迷糊了。
“殿下,这便是奥妙所在了。”李泽缓缓地道:“如果我陷入到了困境当中,无法与朱温争锋,那便只能守土自保,打朱温,貌似打不过,因为没有了昭义,没有了魏博这些地方,在战略之上我就陷入到了被动之中。说不定便会与朱温议和。”
李恪顿时变了颜色。
李泽自顾自地接着道:“但我手下还有十几万大军,我要给这些军人们找到立功的途径,同时我要开拓武威的生存空间,既然朱温没法子打,那便只能去找他了。而他现在虽然还有一定的实力,却也是架不住我全力攻击的。”
李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所以他与我互相妥协,我不去攻击他,他也不来找我的麻烦,我和他一别两安,我则能抽出兵力来与朱温争夺昭义,争夺魏博。而他呢,则会趁着这个时间,夯实他在那边的根基,大力发展民生,积蓄实力,准备卷土重来。”
“那以后也还是敌人!”
“是啊,以后还是敌人,但至少现在,我和他心照不宣。”李泽笑道:“殿下,我们再说说韩琦吧?他一直对我不满,我也对他颇多意见,但现在我们却并肩战斗。”
“也是妥协?”
“当然,也是妥协,因为我和韩琦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保卫大唐啊!所以我们平时有再多的矛盾,这个时候也得放到一边,先将叛贼收拾了再说,殿下以后看着吧,等我们这一仗打完之后,韩琦说不得又要与我杠起来。”
“这就是太傅所说的要学会妥协吗?”
“对,殿下想想,如果按公孙先生所说的霸道王道,一味地碾压过去,谁不服气就干谁,那这些事情还做得成吗?”李泽笑问道。
“好像,好像做不成!”李恪有些结结巴巴地道。
“所以啊,殿下,你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妥协。”
第0460章 最后的一次反击
毫无疑问,公孙长明正在抓住一切机会,把李恪往一条不归路上引着。
这个时候的李恪,无疑正是人生观世界观正在成形的时候,与过去的大唐太子都生活在安逸之中不同,李恪却是从米罐罐里跳到了糠罐罐里,心里本来就有很大的落差,对所有的一切,都会抱着一种仇恨的心理态度。
哪怕薛平用尽一切办法在压制着李恪的这种心理状态,教他如何伪装,如何隐藏,但毕竟是一个八岁的娃娃,在李泽面前,怎么可能做到丝毫不露呢?
其实,李泽不在乎皇室玩什么幺蛾子,所有耍手腕的,首先要有本钱,没有实力,一切便是镜花水月,而皇帝现在所能依靠的那些人,看起来的确也拥有一些实力,但在大势面前,就像阳光之下的朝露一般,最多在叶片之上滚几滚,闪两闪而已。
李泽会按照自己既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他希望这个过程是和平的,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
公孙长明在引导李恪犯错。
先在李恪的心里种下一棵有毒的种子,再慢慢地浇水,让其生根发芽,破土而出。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李恪必然会犯错,就算他不犯错,也会有人存心地引导他去犯错,而在李泽的眼皮子底下,这些错是无处循形的。
李泽能够想象公孙长明接下来的招数,犯错的李恪会让下面的臣民慢慢地厌恶他,慢慢地疏远他,认为他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把希寄托在他身上是错误的。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当李恪意识到这一点,只会认为是自己在使坏,他一定会加快他的步伐,从而犯更多的错,最终只能孤独一掷,然后一败涂地。
说实话,公孙长明的设计是不错的。
但李泽心中却有些不忍。
因为他在李恪的身上,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他是真的可怜李恪。
如果有可能有,他很想让这个从小就背负了太多希望的人,能够有一个善终。
所以,他试着从另一个方向去影响他。
但愿他能听进去。
无处传来了震耳欲聋的金鼓声,呐喊声,李恪站了起来,看向了那个方向。
“太傅,敌人在进攻。”
“嗯!”李泽点了点头:“狗急了还要跳墙呢,我们还能不准敌人在临死之前蹬几下腿儿吗?殿下感兴趣的话,我们去看一看?”
“有兴趣。”李恪兴奋地道。他还真没有亲眼见过真正的战场,没有看到过敌我双方的拼死厮杀,在他的心中,那自然是热血沸腾的。
“好。”李泽大声地招呼着李泌备马。
等到李泌招集了亲卫义从,备好了马匹,本来在中军大帐之中批阅公文的薛平却也颠颠地跑了出来,也要跟着一起去。
对于薛平的殷勤,李泽只是淡淡一笑。
正在扫起反攻的是潞州城中田悦直属的部队,李泽带着李洛一行人登上距离夯土墙之后的一处筑起的高台上的时候,正好看到又一波进攻潮水般的涌来。
放眼望去,从潞州城内,一波波涌出来的敌人,如同潮水一般向着夯土墙这边涌来,两边距离不过数离,乍一看去,似乎两道墙之间都填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
夯土墙下,武威士兵列着严密的军阵,大盾为墙,长矛为林,夯土墙上,一排排的弩弓手们举着弩弓,对准着远方,在他们的身边,还有一名士兵盘膝而坐,身前也放着两柄弩弓,这些人负责装弦,并在弩手出了意外之后负责顶上。夯土墙后,更多的预备部队盘膝而坐,随时准备着发起反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