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寻唐_枪手1号【完结】(809)

  “三千万贯!”曹信惊得险些跳了起来,“这,这不尽亏了上千万贯吗?”

  “这里面户部预估了有可能发生战争的因素。”夏荷道:“有五百万贯的战争紧急备用金。”

  “那也还差了五百万贯啊!”曹信咋舌道:“这一年辛苦下来,咋还越来越穷呢?”

  “怎么能不穷?”公孙长明嘿嘿笑道:“今年差不多整整打了半年仗,钱哗哗地流水价一般地出去,打完了仗,潞州卫州等地差不多成了一片白地,百姓嗷嗷待哺,道路,水利的投入,哪一样都是钱。原来的昭义地区,魏博地区,现在就是一个吞金兽,想要将他们的伤痕抚平,明年都不见得能办到。”

  章回浏览着手里的开支预算表,这是户部预估的,等到各州自己的预算出来,这个数字只怕还要大大超出,然后便是双方的扯皮了。地方上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中央想要截留更多的资金,最后的结果,多半便是一个相互妥协的过程了。

  而这里面,又还牵扯着各州之间的矛盾,像武威本土,交得多,自然也就想拿回去更多,对于自己的钱被别的穷地方给薅走了有着天然的不满,而穷地方急于摆脱穷困的处境,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却又首先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自然想从中央能薅一把便薅一把。

  谁还不想要政绩呢!

  “河中府怎么才交了八十八万贯?”曹信摇头道:“朔州是今年初才被张嘉拿到手的,一年下来,便交了一百四十余万贯,河中府的地盘比朔州大好几倍,人丁也是数倍之多,今年亦是风调雨顺,又没有战争的影响,他们的经济应当不比武威本土差才是。至少也应当于镇州并肩才对啊!”

  “河中府不是没有钱,而是这些钱并没有进到官府之中,而是大部分落到了那些豪门世家手中。”李泽冷哼一声道:“这次他们交了这么一点,大概是想试探一下我们吧?如果丁俭再逼一逼的话,肯定是还会吐出来一点的。”

  公孙长明幸灾乐祸地道:“看起来丁俭的日子不好过啊,与这些人打交道扯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看来,丈量土寺,清理丁口之事,在河中府要迅速展开才行。曹尚书,我看要尽快地给丁俭派些帮手去了。”

  “丁俭专门给我写了折子。”李泽挪了挪身子,道:“希望能给他一定的时间,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能协调好一切,在新年以前,再给我们缴纳一百万贯。”

  “这也能讨价还价?”公孙长明哧之以鼻。“既然官员不能进去,那就派义兴社的过去。”

  “丁俭早就想到了我们有可能使这一招,在折子里还特意强调了不能这么做。义兴社的人员一过去,下边就要乱套了,这不是他想看到的。”李泽道。

  章回接口道:“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同意丁俭的,至少在潞州,卫州,魏博等地完全消化之前,河中这地方,还是尽可能地保持平静为好。等到我们彻底掌控了这几个州,经济也起来之后,河中府再乱,也不会影响到大局了。”

  “河中这地方,就算是我给丁俭的最后一次机会吧!”李泽道:“让他彻底明白,有些事情,不是改良、妥协能解决的。他在翼州任了这么长时间的刺史,想法上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此人认为翼州并不具备特殊性,河中则符合他改良的所有特征,如果他失败了,则会彻底认清世家豪门的嘴脸,不铲除这些宗贼,我们怎么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此人在南方颇具影响力,如果他能完全转变过来,对于我们以后在南方的经略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我算得不错的话,丁俭最后一定是恼羞成怒,手段会愈来愈强硬,河中那些人也会因为丁俭一再的退让而滋生更多的傲慢心理,双方的冲突不可避免,到了那时候,我们再介入,一举解决问题。”

  “吏部和户部对于河中的事情,暂且冷眼旁观吧!”

  “是!”曹信与夏荷应声道。

  “杨开那边,我会与他打招呼的。”李泽揉了揉太阳穴,“虽然看起来预算有数百万贯的缺口,但口子不算太大,应当撑得过来。夏荷在接下来与各州的预算之上,多压压,一些不要紧的,尽可能地往后拖一拖,日子总会是越来越好的,不要急功近利。”

  第0509章 科举(上)

  “章尚书,说说这一次科考的事情吧!”李泽换了一个姿式,身子微微前倾,显然,这件事情,比起先前的赋税之事,更让他上心。

  也由不得他不上心。

  镇州朝廷新立,皇帝几乎是只身从长安出逃,现在的朝廷就是一个空架子,所有的政府职能基本上都是由原武威节镇的那套班子在顶着。大量的职位空缺,急需要有人顶上来,而像潞州,卫州等昭义地区,战争几乎将原有的官府一扫而空,大量的官员或死或伤或逃或降,不管是哪一种,在新官府的体系之中,自然也就没有了他们的位子,这些空缺也需要有人补充上去。

  想要做事,就先要选人。

  想要做好事,自然就要选对人。

  而对于李泽来说,还要多一层意思,这也是大家心照不定的事情,那就是选出来的人,最好是要忠于他李泽要甚至忠于皇帝。

  这是镇州小朝廷正式成立之后的第一次科考取士,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李泽就更加不能轻忽了。

  章回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道:“李相,本次科考,分成了文举和武举两个方面,虽然都是由礼部来主持,来在武举方面,兵部是有着最大的发言权的。而针对这次武举考试,兵部内部争议极为激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