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敌人,好过数个敌人。只要北方平定,到时南下只要歼灭朱五,天下再次平定。
这是朱五在郭兴攻下武昌三镇之后,让大军驻扎带给蒙元的错觉,如果元廷知道朱五下个目标是襄樊之地,肯定不会想的这么美。
不过,天下的中心还是在北方,山东对于大都的威胁太大,而且朱重八的大军现在云集般阳路,准备进攻天下名城,济南。
……
般阳路,濠州军大营。
营中烟尘滚滚,士卒训练中的喊杀声震彻天地。外围还有无数士兵,赶着装粮食的大车送到军营。
朱重八抱着一个大碗,呼哧呼哧的吃着面条,他对面,董抟霄拿着账本,正在报账。
“加上今天送来的一千五百担粮食,军粮够咱们十万人,支撑一年左右!”
“够了!”朱重八放下碗,大手擦嘴,笑道,“一年,足够咱们占领山东全境。”
说着,又是笑了下,“老董,还是咱的法子好吧!从百姓哪里要粮,越要越少。还是得从大户人家,地主财主那要!”
董抟霄苦笑,说是要其实就是抢。朱重八还是没采取他善待士绅的建议,而是把那些有恶名的地主,家产全部充公。
无论是贪官还是寺庙还是贵族,还是这些为富不仁大户人家。浮财一空之后,土地都分给了穷苦百姓。
如此一来,朱重八名声大贤,从军的汉子,络绎不绝。
“就算占不了,咱们今年的屯田,也够明年的开销了!”董抟霄笑道。
这位本来的蒙元枢密院高官,此刻脸上都是笑容。他降了朱重八之后,尽心尽力干的全是民政的活。
这是董抟霄这样儒生出身,想做好官的士人,最愿意干的活。
“哥,俺发现个事儿呀?”这时,徐达从外面进来,一屁股坐下。
“咋了?”朱重八问道。
“咱们都在山东了,还叫濠州红巾,不大妥当吧?”徐达笑道,“山东的兄弟们,嘴上不说,心里不想?”
“有理!”
朱重八点头沉思。
濠州的底子,死一个少一个,以后还得要靠山东子弟兵,濠州军确实不妥。
“那叫啥呢?”朱重八咧嘴笑笑,“咱读书少,老董你给琢磨琢磨!”
“大帅已扫平天下贪官污吏,杀出一个盛世为己任,不如就叫太平军?”
“不中!”朱重八摇头。
董抟霄又道,“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驱逐蒙元,破虏军?”
朱重八一愣,苦笑,“更不中!”
徐达在边上插嘴,“他朱小五,小名破虏!”
顿时,董抟霄大为尴尬。
三人大眼瞪小眼,沉默无言。
“有了!”朱重八一拍大腿,“山东自古是齐鲁之地,咱们就叫齐鲁军,不搞那么多花头!”
直截了当,通俗易懂,倒也是朱重八的一贯作风。
徐达又问,“军旗呢?”
“日月旗!”朱重八朗声道,“日月所照,汉家旧土。日月所照,再无疾苦。”
看着他坚毅的脸。
董抟霄豁然发现,朱重八变了。
变得更有英雄气,放眼天下了。
……
天下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打出来的。
十月的风中,满是稻田的香气。春种秋收,几千年的轮回,让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最爱十月。
一望无垠的稻田,随风波浪。
波浪里,镰刀声此起彼伏。一个个人影,弯着腰一下下的收割,汗水不住的从他们的额头滴落,落入脚下的泥土中。
忙碌的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精壮的汉子,瘦弱的老妇,朝气的少年。
男人们在前面收割,女人带着盘蹒跚学步的孩子,在后面拾着落地的稻穗。
这是南京郊外,大汉的军屯田地,秋收开始。朱五这个汉王不用臣子上表,清晨早早的起来,和军屯的士卒家眷们,开始收割。
群臣的意思,汉王象征性的干一会儿就好。
但是朱五从清晨,一直干到中午,就像个普通农人那样,卖着力气。
朱五强忍着腰上的酸痛,卖力的割着。他不但割,还割得很好,镰刀挥过,整整齐齐一片。
他身后,朱玉带着秀儿,小心翼翼的把落在泥土里的稻穗,捡起来,吹干净装好。
朱五注意到,秀儿的脸上已经很久没有过如此郑重的表情了。还有朱玉,这个流民的孩子,在见到稻田时,眼里泛着神圣的光。
都是穷人出身。
粮食,就是命。
粮食,就是希望。
谢莲儿带着胖丫儿,拒绝了田埂上侍卫的帮忙,亲自拎着食盒,走到地里。
收割完毕的田里,高低不平,谢莲儿走得有些吃力。但是她依旧笑着,艰难的在田里走着。
她也跟着干活来着,朱五收割,她在摞。此刻脸上都是红色的潮红,汗水打湿了头发。
远处那些侍卫,露出了敬佩的目光。
“歇……歇会吧!”谢莲儿把食盒放下,笑道,“该吃饭了!”
“好嘞!”朱五说着,手上用力,又割下一片稻子。然后艰难的直腰,笑着说道,“现在才知道那诗的含义!”
“哪句?”谢莲儿拿出吃食问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朱五慢慢走过来,笑道,“将来有儿子了,每年都让他来跟着秋收,这叫忆苦思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