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朱重八带着军队拔营。这片发生过大战的地方,在今后的岁月里,就被当地人称为坟茔地。
冬日无雪,阳光热烈。
凯旋的军队在路上大笑着行军,又走了一日,行至一片山谷,前方的骑兵快马来报。
“大帅,前面山谷有一千多人!”
“啥旗号?”徐达在重八身边问道。
报信的骑兵笑笑,“是这块地响马,要来投奔大帅!”
老百姓也好,强盗也好,都是人,是人就想活命。
你不让我活,我就跟你拼命。
辽东太尉布兰溪在齐鲁之地的烧杀抢掠,没有让齐鲁之地的男儿变成听话的羊,反而彻底点燃了齐鲁大地反抗的烽火。
朱重八带军回益都的路上,不断有好汉带着队伍来投,不求金山银山,不求荣华富贵,只求跟着他一块反元。跟着一个个好汉歃血为盟,回到益都,他的兵力不减反增。
……
而此时南方的朱五,正在检阅他的汉王亲军,火器营。
这是一只完全由热兵器组成的部队,所有的军人都是淮西出身,经过严格队列训练筛选出来的。可以说这些兵从成为军人的那一刻,除了队列和纪律之外就没练过别的。
整整六千火铳兵,手中是工匠坊打造的燧发枪,湛蓝的枪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腰间别着刺刀,左右两侧各挂两盒定装弹药,后腰上还挂着掌心雷。
他们身上的衣裳也和普通士兵有所差别,不再是战袄,而是类似于现代军人的短打扮,绑腿皮带一应俱全,冬天是毡帽,夏天是防雨的斗笠草帽。
六千人呈稍息队列,在京城外的火器营中列阵。六千人无声之间,散发出的杀气,比六万人还要大。
除了六千火铳兵之外,这支火器营还配备了十二门十八斤线膛野战炮。一千二百名胸甲骑兵,四百多匹挽马。
可以说,这支部队上的花费,足够朱五再养活几万军人。
但是朱五一点也不怕花钱,甚至他愿意拿出更多钱,弄出更多这样的军队。
只是工匠坊产量有限度,钱再多也拿不出相应的速度。
另外这支部队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年轻。
甚至年轻得有些稚嫩,许多军官干脆就是刚刚长成的少年,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
六千步兵无声列阵,刺刀闪亮杀气冲天。
朱五骑着战马,在这些年轻的士兵面前缓缓而过。
这其中有很多他熟悉的脸,而那些少年在见到他之后,眼神中狂热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亲近和依赖。
“五哥!”跟在朱五身后的郭小四喜笑颜开,他是这支军队的指挥官,“啥时候,拉出去溜溜!”
朱五对士卒中一张熟悉的脸孔点点头,“好钢用在刀刃上,秘密武器,怎么也得留在最后!”
郭小四脸上有些失望,天天都是训练,不拉出打仗,谁知道好不好使?
又接着笑道,“五哥,给起个名吧!”
朱五勒住战马,看着士卒们,朗声说道,“这里面很多人都是我收养的孤儿,干脆就叫,假子军!”
第021章 戴罪立功
年关将近,京城里越发热闹起来。
过年大过天,辛苦一年的百姓在年关来临的时候,别无他求,只求一家团聚,安安稳稳地过个新年。而城里的商人们也盼着过年,盼着用春节这段日子,多赚些钱。
除了百姓,各地的官员也赶在年前,纷纷进京述职。
今年是汉王洪武元年,虽然略微有些小小不快,但是粮食丰收,连连胜仗,使得大汉官场上下,喜气洋洋。
朱五刚从城外的火器营驻地回来,坐在书房中打开等待接见地官员名单,就看见了两个熟悉地人名。
冯国用,冯胜。
冯氏兄弟因为李存义之案,现剥去军职爵位,都在郭小三的军前效力。
他们出事之后,也给朱五上过许多次请罪折子,但都被留中不发。
毕竟是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朱五气是气,可没有彻底不用他们的心思。所以这次郭小三回京,他们哥俩才能跟来。
“让他们进来吧!”朱五喝了一口热茶,轻声说道。
过了一会儿,只见书房外,穿着普通士卒战袄的冯家兄弟,低着头战战兢兢的进来。
“臣等,参见主公!”一跪之后,再没起身。
书房里寂静无声,只有炭盆上坐着的铜壶,里面的热水翻开作响。
朱五也似乎没看到他们一样,继续翻看手里的奏折。
江西傅友德来报,在杨宪和户部官员雷厉风行的动作之下,江西成立了六个屯田军卫,安置二线士兵六万余人,其中最大的赣州卫屯田所,安顿一万三千人。
这些士兵的在未来的日子里,不会在给地方和国家财政带来负担,而是通过屯田地产出,自给自足。
朱五这种屯田兵和后世大明的军户不一样,更像是唐时的府兵制度,国家给予田地,若有战事,这些人在卫所指挥使的带领下,集合打仗。
这种制度也更有人性,他们当兵,他们的后代可以做任何职业,商人,农民,读书人,没有任何的限制。而且刚成立的学部,在江西推广县学府学时还贴出告示,优先招取大汉军人子弟。
“傅友德还是稳重,能办实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