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从来都没有禁止外来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只是受到的限制条件颇多。想要在金融自由驰骋,就等着被管理部门没收吧!
不同于伦敦金融市场,规则制定者们故意留下了后门,维也纳金融业市场,那是时常打补丁。
钻了规则的空子,不等于就能够赚钱了,还必须要速度足够快,在管理部门反应过来之前完成操作。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修补,现在奥地利金融市场的漏洞已经很少了,想要肆无忌惮的剪羊毛,难度系数大大增加。
“互不进入对方金融市场”,这完全就是在开玩笑。
对奥地利来说无所谓,国内的金融业还在资本积累阶段,即便是想向伦敦金融市场伸手,也没有足够的实力。
站在英国人的立场上,那就不一样了。伦敦金融市场可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本在这里博弈。
除了极少数的幸运儿,能够从里面赚到钱外,剩下的绝大多数都被英国财团给收割了。
进入伦敦金融市场的外来资本,对英国金融财团来说都是送上门的肥羊,为什么要拒绝人家进入?
英国人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早年凭借世界工厂的优势,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从二十年前开始就出现了资本过剩。
原时空美国能够崛起,就是英国人为了宣泄国内多余的资本,要不然天选之国也没有那么容易发展起来。
奥地利能够崛起,早年也借助了英国人的资本。只不过弗朗茨利用经济危机,和规则制定者的优势,在中途坑了英国资本。
现在英国人想要奥地利开放金融市场,实际上也是被坑怕了。
提前引爆经济危机也就罢了,这只能算是自己手段不够,下一次注意就行了。
可是规则限制,那就令人绝望了。很多看似不起眼的规则,在平常时期影响不大,一旦经济危机爆发,往往就能够爆发致命的一击。
偏偏这些规则,又是事先制定的,并且还是公开的。属于游戏规则内,没有注意到,那是自己的问题,让他们有苦说不出。
同样的招数,英国人也在玩儿。伦敦金融市场同样有类似的规则,专门用来坑不知情的外来户。
只是人都是喜欢双标的,自己利用规则坑别人,那是手段高明;被别人用规则坑了,那就不能忍了。
吃一堑,长一智。有过经验教训后,英国资本家就想要取消这些规则限制。
弗朗茨也很为难,他很想告诉英国人,这完全是多虑了。
同样的招数不可能一直玩下去,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陷阱可以设置。
遗憾的是这说出来也不会有人信,从最初维也纳政府搞出来的自来水、铁路垄断项目天坑,到前不久的提前引爆经济危机,都让英国资本损失惨重。
站在奥地利的立场上,这都是正常操作,完全都是符合游戏规则的;可是站在英国资本立场上,这些都是巨坑。
第二百零九章 阳谋
经过了长达半年的谈判,英奥两国终于达成了一致。1877年11月12日,两国代表在巴黎签订《英奥自由贸易协定》,奥地利正式加入自由贸易体系。
不得不说巴黎会议就是喜剧,本来是为了调和各国矛盾,消弭国际冲突的,结果想干的没干成,不相干的条约反而诞生了不少。
想想也对,好歹也是各国高层会晤,没有一点儿成果,怎么好意思回去呢?
跑题是必然的,一切都是为了政绩。截止到目前为止,巴黎会议上已经先后产生了八个条约,涉及到了欧洲大部分国家。
这还是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有多少密约,就没有人能够知道了,总之巴黎会议没有白开。
……
凡尔赛宫,拿破仑四世一摔杯子,怒骂道:“该死的英国佬、该死的奥地利蠢货,他们一定是故意的!”
拿破仑四世的猜测没有错,英奥自由贸易谈判实际上在维也纳进行,跑到巴黎去签订条约,那是英国人强烈要求的。
原因自不用说,法国人那么编排维多利亚女王,伦敦政府也不能没有反应啊!
外交抗议可没有办法堵住法国人的嘴,法国报纸可是连皇帝的花边新闻都敢刊登,何况是英国女王呢?
从最初的“诅咒”,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桃色新闻,甚至出现了艳情小说,内容是不堪入目。
海峡是无法阻隔娱乐八卦传播的,通过传播这些报纸、小说,早就漂洋过海进入了不列颠,并且在暗地里传播了出去。
内容爽不爽是一回事,可是这太有辱国格了,让英国民众非常的不高兴。大家要求伦敦政府制止法国人的恶劣行径。
当然,这其中英国王室应该发挥了主要作用。迫于各方压力,伦敦政府自然要采取行动了。
既然无法堵住法国人的嘴,那就搞一个大新闻,转移大家的视线,顺便敲打一下法国人。
《英奥自由贸易协定》无疑是最好的杀手锏,直接打在法国人的要害上。一旦处理不好,本就正在掉队的法兰西,就要真的走向没落了。
财政大臣艾伦:“陛下,现在不是和他们计较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把影响降到最低。
英奥两国已经达成协议,估计要不了多久,两国就会采取行动,拉拢更多国家加入自由贸易体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