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这些问题,也不是不能忍受,倒霉的只是中小资本家。实力雄厚的资本家,可以更换新设备,重新获得竞争力。
然而,意大利地区和法兰西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资源匮乏。
为了争夺资源,资本家们不得不各显神通。毫无疑问,巴黎政府的屁股坐的很正,制定政策的时候,更倾向于本土的资本家。
一来二去,怨气就积攒了下来。不甘寂寞的资本家,就慢慢操控舆论,挑起民众对法国人的不满,企图逼迫巴黎政府让步。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就算是法国政府想让步,巴黎的资本家们也不会答应。
在上一次经济危机中,这种矛盾直接被引爆。一部分资本家开始倾向于独立,在意大利地区宣扬民族主义。
对法国人不满的不仅仅只是资本家,实际上当地的贵族同样不满。一个萝卜一个坑,在法国政府的权利分配中,他们拿到的太少了。
尽管矛盾重重,但意大利地区还是没有爆发大规模独立运动。原因很简单,尽管有各种不适,可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还是有所提高。
当地经济不行没有关系,可以输出劳动力。都是一个国家了,出门务工自然不是问题。
和意大利地区相比,法兰西可是妥妥高薪。这也是双赢,普通意大利人获得了更多的收入,法国资本家获得廉价劳动力。
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因为劳动力流动的缘故,在短短十年时间里,意大利地区的人工成本就翻了倍。这更是让意大利地区资本家咬牙切齿。
财政大臣贝尔福:“普波联邦能够给我们什么?俄国人又能够给我们什么?
恕我直言,这两个国家能够带给我们的利益太少了。仅仅只是制衡奥地利,根本就不需要我们插手,谁赢了谁就是奥地利的敌人。
现在他们向我们求助,不是为了寻求国际外交支持,更多的还是需要钱。
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的不是普俄两国军队是否精锐,更多的还是看谁能够筹集到更多的钱。
借钱给他们容易,可是怎么收回呢?
尽管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我们没有能力直接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
如果下错了注,最后就要血本无归。这可是上亿英镑的投入,我反对现在就做出选择。”
一个“钱”字,倒尽了英国外交的本质。直接让倾向于支持普波联邦的外交大臣爱德华闭上了嘴。
没办法,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他都不知道该向普波联邦要什么,保证这笔债务的安全。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本杰明首相做出了决定:“先探探威廉一世的底,看看他们有多少筹码。
普波联邦想要赢得这次战争,至少需要两个大国的支持。如果他们能够获得奥地利、或者是法兰西的支持,替他们发行战争债券也不是不行。”
国际债务是需要考虑风险的,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约翰牛也一样。不找人分担风险,他们也不敢直接投入上亿英镑赌博。
支持俄国人,根本就不在本杰明的考虑范围之内。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潜在威胁,而是因为钱。
就凭沙皇政府的信誉,他要是敢借钱给俄国人,那就是脑袋进水了。
不要考虑抵押品的问题,就算是签订了合同,同样可以违约。皇家海军的军舰又上不了岸,他们对俄国人的威慑力太小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霸权斗争的延续
英国外交部会客厅内,气氛格外的诡异。谈判中的一方紧张万分,却不得不挂着笑脸;另一方明明毫无兴致,却也装作认真倾听。
这诡异的一幕,正是英普两国谈判现场。从谈判开始那一刻,双方就处于了不平等地位。
就和普通人兜里没钱,肚子又饿,要向人借钱吃饭差不多。为了借到钱,那是……
英外交大臣爱德华摆了摆手:“抱歉,伯爵阁下。这件事情恕我无能为力。贷款是银行的业务,你应该去和银行家们谈。”
仅仅只是靠态度,显然是借不来钱的。没有足够的利益,约翰牛怎么可能会掏钱呢?
普波联邦外交大臣弗里德曼:“爵士,银行那边我们已经沟通过了,需要贵国政府提供背书。请你放心,这次我们非常非常有诚意。
利息可以在国际平均利率的基础上提高30%,我们还可以用财政收入、殖民地、铁路、矿山、港口做抵押。”
国际贷款虽然利润丰厚,可是存在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在没有政府“背书”的情况下,谁敢做国际贷款谁就是傻子。
有政府“背书”,一旦出现债务违约,政府就会介入收款。虽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收回来,可也增加了对方的违约成本。
要是没有政府“背书”,那就自己去要账吧!类似的前车之鉴可不少,比如说:前面沙皇政府债务违约。
有各国政府提供“背书”的债务,最后是通过谈判解决的,多少能够收回一部分。没有政府“背书”的债务,直接被抹掉了。
这次普俄战争胜负难料,战后还有没有普波联邦都是一个未知数,再没有伦敦政府背书,银行家们自然不敢接这笔业务,利息再高也不行。
这年头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几乎不严,可是在没有获得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想要从金融市场上募集上亿英镑,那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