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巨无霸财团,也不可能兼顾所有的行业。后世的“三星”就是例子,摊子铺得太大,扯到了蛋蛋,要不是举国之力抢救,就一命呜呼了。
为了更好的发展,丢掉一些包袱也是必然的。现在只是开始,在未来的岁月里,皇室财团还会舍弃更多的业务。
现在不舍弃,主要是因为利润丰厚。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本身就是相对,今天还是前景光明的高科技,明天就可能变成传统领域。
米拉贝隆诧异的问:“陛下,现在就放弃巴拿马运河的股份,不等最后的收割么?”
弗朗茨摇了摇头:“没必要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等不到最后的收割时刻。
一旦经济危机爆发,巴拿马运河就进行不下去了。我们不适合去提醒法国人,除非他们主动提前收网。
我们手中的股份有限,就算是提前收割,获利也非常有限。现在就退出来,正好避过后面的风波。
要是让股民们知道他们期待的运河,突然一下子没了,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皇室是要名声的,不是什么钱都能赚。提前退出也是一件好事,省得后面还要花费资源善后。
别人不知道,弗朗茨确清楚,未来三十年内,巴拿马运河都没有通航的可能。
不是技术问题,主要是政治上不允许。维也纳政府一直都持反对意见,没有采取行动,那是运河才刚刚开挖不着急。
法国资本家拉奥地利皇室入股,实质上也是为了让股民们安心,给外界释放出维也纳政府不会插手的错觉。
如果不是知道这些人只是为了在股市上收割,弗朗茨也不会参合进去,即便是利润再丰厚。
站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带着出场费离场没有毛病。至于巴拿马运河公司的死活,这和一个提前离开的投资者没有关系。
反正巴拿马运河是在巴黎上市的,坑的也是法国投资者,和奥地利关系不大。
真要是运河公司破产,这个锅也轮不到弗朗茨来背。
……
第二百四十二章 用工慌
市场的繁荣,同样也带动了股市繁荣,在一片利好的消息面前,大家的信心也达到了巅峰。
相比实体产业甩卖,股市上撤退更加容易。本来市场上每天都有卖出和买入,增加几个百分点,那也是市场的正常波动。
又不是经济危机时期,这点儿小波动完全在市场承受范围,最典型的就是股价在持续上涨中。
坦率的说,在股市投机远比制造业的收益高。不过有利自然有弊,高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
不玩杠杆赚不了多少钱,玩儿杠杆风险又非常大,很多时候市场一次偶然的波动,就带走了一大波投机者。
相比之下,实体产业还是要稳健的多,至少在19世纪是如此。
无论市场怎么发生变化,只要企业自身没有出问题,损失就在可控范围内。行情不好,大不了削减产能。
“破产”通常都是企业自身出现问题,比如说:债务过高,需要大量的利润去还贷款;或者是管理出现问题,没有及时更换设备,产品丧失了市场竞争力;又或者是库存过高,占用了大量资金……
在企业本身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被挤压到破产,还是很少发生的。说白了,大家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
盲目的压低价格,赔本赚吆喝,资本家们可没有那么傻。想要垄断市场的除外。为了独占市场赔钱,那只能算前期投入。
对大多数行业来说,都是不具备垄断条件的。进入的门槛太低,打压下去了一波竞争对手,又会有新的对手产生,根本就做不到垄断。
生意不是意气之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资本家们通常是不会干的。
市场竞争残酷,无非是利润变薄了。要是整个行业都进入赔钱状态,那意味着行业要被淘汰了。
正常情况下,即便是经济危机爆发大萧条时代降临,亏损的也只是一部分企业,大部分企业是业绩下滑、利润减少。
真要是运转正常,没有大量债务,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还是能够生存下去的。
毕竟,现在只是19世纪后期,全世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还不到10个,真正的工业强国只有两个半,市场还处于野蛮生长状态,竞争远没有后世那么激烈。
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下,淘汰一部分弱者过后,市场就会恢复正常。在胜利者消化完战利品前,是不会爆发新一轮战争的。
可以说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只要把握住了机遇,发财的机会太多了。
……
市场一片大好,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招工的广告贴的满大街都是,应聘者却寥寥无几。
作为奥法两国边界上最大的城市,米兰也是意大利劳工进入奥地利的首选。离家近、工资待遇高的优势,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意大利人过来。
在英国纺织业一家独大的情况下,米兰纺织中心能够逆势而起,成为世界三大纺织中心之一,意大利地区的廉价劳工也是居功甚伟的。
奥地利对外来劳工虽然有所限制,却不是完全禁止。通过了语言考试,并且有企业接收,就可以入境。
这非常的不方便,企业跨境招人非常麻烦,更不用说还要教会对方说德语,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