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大家打不赢英国人,陆地上大家的实力又很接近,打起来就是两败俱伤。
这种背景下,指望英法奥三国PK,那是不现实的。拿了最大份额的三巨头不能互相抢,那就只能去海外持强凌弱了。
弗朗茨点了点头:“没错。接下来的国际斗争,大部分都会发生在海外,无主之地瓜分完了,就该轮到小国倒霉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海军盛宴又要开始了。不过只要没人挑战英国人的海上霸权,这次海军盛宴就不会持续太久。
外交部可以和法俄秘密接触一下,尝试一下能不能签订一份限制陆军规模军备的条约,避免爆发欧陆大战。”
坦率的说,弗朗茨也想要挑战英国人的海上霸权,怎奈实力不济,不得不忍痛放弃。
这不是拼造舰就行了,单论造船工业奥地利还真有机会和英国人拼一把,别的方面就不行了。
奥地利海军真没遇到过什么像样的对手,自然没有机会积累战争经验,最好的战争经验还是剿灭海盗。
如果说这方面的不足,还可以靠军舰数量来弥补,那么没钱就是真正的硬伤。
奥地利的财政收入一点儿也不低,可是在维持大陆军的前提下,再玩儿海上争霸就吼不住了。
陆军不同于海军,就算是限制了陆军规模,战争时期也可以很快动员起来。
捣鼓限制军备条约,心里上安慰意义,大过了实质上的约束力。
当然,有比没有的好。在没爆发战争前,确实能够节省了大量的财政开销。在陆军上节省了军费,大家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海军上。
就算撼动不了英国人的海上霸主地位,能够缩小同皇家海军实力上的差距,也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
第二百九十三章 距离霸权最近的一天
奥地利公布的普俄伤亡报告很快引爆了舆论,“八百万”这个数字太惊人,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
无数人在惊叹,又是一次“三十年战争”,但和上次不同的是普俄战争仅仅持续了不到两年。
有胜利者么?
或许不知情的普通人会说俄国人赢得了胜利,真正了解普俄战争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次两败俱伤的战争。
普俄两国都是输家,胜利者是英法奥三个渔翁,战后三大国的地位更加牢不可破。
作为名义上胜利者俄罗斯帝国,看似被媒体称之为“欧洲第四大国”,实际上也就捞到了一个名头。
从三大国到四大国的政治格局,说说也就行了,谁要是当真那就傻了。
现在俄罗斯帝国拥有的只是成为第四足的潜力,而不是实力。如果未来发展顺利,国力追赶了上去,那么就有机会重现欧洲四大帝国的格局。
第一次普俄战争开始前,俄罗斯帝国就是欧洲四大帝国之一,并且还是和英国人争夺世界霸权的头号种子选手。
折腾一圈,经历了两次普俄战争,损失了数百万军队,付出数百亿卢布的军费,打光了历代沙皇的积累,背负了巨额的债务。
最后的收获就是从欧陆霸主跌倒了欧洲第四,以及俄罗斯帝国并不需要的一丢丢领土扩张。
“反思”,这或许是欧洲民众最大的优点。看着报纸上盘点的普俄两国损失清单,大家下意识的得出了结论:战争真他妈的可怕!
不光是普通民众被吓到了,政客们也被一组组数据给吓着了。一时间各国鹰派势力大减,反战思潮开始向全世界蔓延。
凡尔赛宫,普俄战争那冰冷的伤亡数字,给满怀雄心壮志的拿破仑四世当头一棒。
对法国陆军的战斗力拿破仑四世是非常有信心的,法国民众也同样有信心,大家都认为法国陆军世界第一,欧陆霸权早晚都是法兰西的。
至于拦在法兰西通往霸主之路面前的奥地利帝国,如果不是国际局势不允许,他们早就打上去了。
好吧,那是说说而已。战争不是儿戏,法兰西这些年一直都忙着消化意大利地区。
现在意大利地区趋于稳定,巴黎政府才有精力考虑扩张的问题,不过他们还是没有做好和奥地利开战的准备。
欧陆霸权虽然重要,但前提条件是自身实力够强大,才能够保住胜利果实。自从吞并意大利地区后,法兰西就开始了漫长的种田生涯。
原本准备着等普俄两败俱伤过后,就向中欧地区扩张,拿下法兰西最需要的煤矿。
拿破仑四世相信,普俄两败俱伤过后,奥地利没有实力阻挡他们踏出这一步,要不然法兰西也没有机会吞并意大利地区。
按照计划是以莱茵河为界,法兰西吃掉比利时、卢森堡、莱茵兰等地区,用德意志联邦帝国剩下的领土安抚奥地利。
不是怕奥地利,这是战术。用军事上的说法,这是剪除敌人的羽翼。
没有了比利时和德意志联邦帝国,未来法奥大战爆发时,奥地利就少了两个盟友,增加了法兰西的胜算。
消化了这些地区过后,法兰西的短板被补齐,再击败奥地利夺取欧陆霸权,堪称完美的战略。
军事上拿破仑四世有心里优势,他祖宗拿破仑牛逼啊,把欧洲大陆挨个揍了一个遍,还差点儿就赢了,没道理轮到自己这里就不行了。
现在的局势要比当时好得多,意大利地区已经被占领了,西班牙又是盟友,普俄两国因为战争元气大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