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和贵族组成的政治同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压制住资产阶级还是没问题的。
作为皇权的忠实拥护者,这些人都能随时扛枪上战场,是国家的武力担当。
有这些支柱在,就算是压制不住了,还可以掀翻桌子。
理论上,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奥地利的资产阶级腰杆硬不起来,除了没有武力外,国企和皇室财团的存在也是一个有效的制衡。
谁要是飘了,不知道天高地厚。在规则范围之内,弗朗茨就可以让他分分钟破产,财团也不例外。
资本主义世界就可以用资本说话,水、电、能源、交通都被卡死了,再牛逼的资本家也兜不住。
除非放弃实体专攻金融,真要是如此也就成不了气候。财团牛逼在于他们有钱的同时,还控制着一大帮人的饭碗。
离开这些根基,钱就只是一个数字。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就非常有限了。
接过文件,粗略的扫视了一遍,弗朗茨:“先把现金发下去,政府尽快落实授田工作。
考虑到近东地区的特殊情况,可以先确定区域,具体土地分配暂缓。相关部门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贵族授爵仪式,就放在圣诞节前一天。相关事宜,内阁负责安排。”
……
第四十二章 土地定性
维也纳政府的近东大开发计划,无疑是给国内经济注入了强心剂,最先做出反应的就是股市。
建筑、医药、工程设备等多个板块股价暴涨,仿佛新的牛市又要开启了。
相关企业为了刺激股价,纷纷宣布加入近东开发计划中,一夜之间“近东开发”成为了奥地利最热门的名词。
不光是国内资本被吸引了过来,海外资本闻风而动的也不少。
欧洲大萧条资本没有了去处,奥地利的近东开发计划,无疑是赶上了好时候。
为了吸引眼球,维也纳政府自然不会提什么先期计划,重点宣传的自然是“十亿神盾大投资”。
这绝对是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投资,在本世纪都不可能被超越,拿出来吹牛没有半点儿压力。
原时空欧洲资本连万里迢迢之外的美国都敢投资,近在咫尺的近东地区就更不用说了。
可惜这帮家伙太精明了,一个个都滑不溜秋的,弗朗茨想坑几个倒霉蛋承接铁路建设,都没有人上钩。
即便是授权垄断经营也无人问津,没有办法现在的近东地区就是一片白地,维也纳政府的计划看起来再怎么漂亮,那也只是计划。
资本家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在移民计划没有展开前,谁会想不开去投资修铁路?
大家参与进来是为了发财的,可不是过来做贡献的。近东开发计划,就算是进行的再顺利,繁荣起来那也是十几年后的事情。
在此之前,投资铁路注定是亏本的买卖。连续亏损十几二十年,才有可能盈利的买卖,确实是价值投资。
可惜这年头还流行赚快钱,长期性的价值投资,不在资本家的考虑范围之内。
大家更喜欢搞一个看上去就能赚大钱的项目,进行艺术加工描绘出一片宏伟蓝图,然后上市圈钱。
成功了就是血赚,失败了也有接盘侠承担损失。这也是大家不愿意投资铁路的原因之一。
这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其中的主要因素就包括铁路过剩,尤其是英法等西欧国家,重复建设的铁路太多。
看股市就知道,铁路股价是下跌最厉害的。
股灾中打个七八折算是利好,很多铁路公司市值都直接腰斩,某些下跌特别厉害的,还不足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吃一堑,长一智。
投资者们刚刚经历了社会毒打,暂时对铁路丧失了兴趣,这个项目很难忽悠到接盘侠,资本家们自然不感兴趣。
没人去跳铁路这个天坑,就只能维也纳政府自己上阵,不过港口码头、城市改造,就有人投资了。
虽然同样投资周期长,但是这些项目风险更低。
即便是再不看好奥地利近东开发计划的人,也不会认为维也纳政府连开发沿海地区的能力都没有。
报计划的报计划,拿项目的拿项目,真正投入资金,还需要一段时间。
战争结束后,维也纳政府没有立即裁军。几十万大部队这个时候都忙着剿匪,在解决治安问题前,就跑去搞建设是极端不负责任的。
开发近东不同于开发非洲,当年那是没办法,政府力量有限开辟非洲殖民地,不得不依靠民间力量。
时至今日,非洲大陆上都有大大小小的民间武装上千支,加起来比奥地利的常备军都多。
这些武力在奠定奥地利在非洲大陆霸主地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地方贵族做大。
在欧洲的政治背景下,这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贵族在自家的封地上,本来就要组建私军的权力,也没见谁扯旗造反了。
非洲大陆是迫不得已,只能依靠贵族的力量统治。近在咫尺的近东地区,弗朗茨就准备自己收在手中了。
在前不久的帝国会议中,就对小亚细亚半岛、中东、阿拉伯半岛进行产权确定,代表们以绝对优势通过了将上述地区划为皇室直辖领的议案。
几个小邦国联合起来的票数,已经超过了20%,理论上是可以否决议案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