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神罗帝国的民众,都有资格参军入伍,包括北德意志地区在内。
尤其是普俄战争后,迫于财政压力,柏林政府放弃了原本的军国主义道路。陆军都压缩了编制,对军校的投入自然也小了。
事实上,有先见之明的容克贵族,在很早以前就开始脚踩两条船。老一辈在普军中服役,年轻一代在奥地利留学。
现在普鲁士没落,这些军事留学生也不需要回去了,根本就没位置,进入奥地利军队服役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对有志于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弗朗茨来说,这些出身北德意志的军官自然不是问题,反正都是大浪淘沙。
意气风发的弗雷德里希,1856年出生他,实际年龄也不比这些人大多少。
只不过运气好赶上近东战争,一路顺风顺水的刷奥斯曼副本,然后脱颖而出的。
当然,投胎好的作用实质上要更大一些。作为奥地利大公卡尔·斐迪南大公之子,天生就含着金钥匙。
没有能力都能混的好,有能力就更不用说了。原本只是想去近东战争镀金的,没有想到炼出了真金。
皇室中出一个有能力的不容易,这样的存在自然要好好培养。本该享受宴会美酒的弗雷德里希,就被弗朗茨一脚从维也纳踹到了东非。
年轻人总是不甘寂寞的,弗雷德里希不是混吃等死主,也是有雄心壮志的。
原时空在纸醉金迷的维也纳生活了那么多年,都能够指挥军队上战场,现在更不用说了。
在弗朗茨的蝴蝶效应下,维也纳的风气明显比历史同时期强了不止一筹。
碰上一个不喜欢灯红酒绿的皇帝,下面的官僚、贵族自然要受影响。
社会风气转变,对下一代的影响是最强烈的。大革命过后出生的贵族,普遍都要比上一代强一些。
作为殖民地总督,弗雷德里希的权限还是非常大的,只要政府没有明令禁止,那就可以干。
给法国人添乱,自然不在禁止范畴之类。只要不被人家抓住证据,那就没事。
刚刚上任,渴望建功立业的弗雷德里希,直接策划了这次行动。
为此,他拜访了一遍了奥地利在非洲的几大总督,从大家手中搜刮了一堆破烂货。
没有维也纳政府参与,弗雷德里希能够动用的资源有限,这些破烂货就是拿来干涉马赫敌起义的筹码。
增加投入自然是没有的,不过也不算忽悠人,只要看到了成果,再让政府掏钱就容易了。
“法奥友好”这玩意儿比“英奥友好”都不靠谱。翻开历史书就知道,欧洲最近几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人的争霸史。
现在阻碍德意志地区统一的恰好又有法国人,绝大部分奥地利人都认为法兰西是最大的敌人,没有之一。
坑法国人,弗雷德里希没有丝毫压力。没有派出现役军人参与,就算上给巴黎政府面子了。
仅仅只是几名刚从军校毕业不久的学生,就算是被法国人给发现了,弗雷德里希也兜得住。
……
第四十九章 年轻一代
弗朗茨猜的没错,马赫迪起义军的背后确实有奥地利国内势力参与。这不弗雷德里希刚想搞事情,马上就和叛军搭上了线。
事实证明,金主永远都是最受欢迎的。作为非洲独立运动的先驱者,马赫迪用最隆重的仪式迎接了奥地利军事派遣团。
双方可谓是相谈甚欢,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英国人也出现了这里,让胡蒂尔等人非常不爽。
好在,现在大家的立场一致,都是为了给法国人添麻烦,倒也没有闹出什么不愉快。
欢迎宴会结束后,就有人忍不住了:“元首,奥地利人也太敷衍了吧?”
毫无疑问,对奥地利这支军事派遣团,大家是非常的不满。
正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对刚出校门的军学生,大家实在是没有信心。
马赫迪摆了摆手笑道:“这并不重要。只要奥地利人的援助到了,就算是他们派出一群大猩猩,我们也要给供起来。
况且,你们不觉得现在这样最好么?真要是派一群老狐狸过来,恐怕我们就要担心前门驱虎后门进狼了。”
英奥两国是不一样的,在非洲大陆英国人势弱,给法国人添乱还行,想要夺取法国人的殖民地根本就不可能。
奥地利就不一样了,他们才是非洲大陆的霸主。如果不是在非洲的几大殖民帝国联合,这块大陆都要被奥地利给独吞了。
在这种背景下,马赫迪自然要警惕奥地利的威胁。
起义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大家只是因为共同的敌人,才暂时联合了起来。
一旦国际势力介入,内部的隐患很容易被放大化,造成无可估量的后果。
他宁愿奥地利派来的是一帮添乱的废物,也不想面对一群老狐狸。
一名中年男子抱怨道:“可是,看这些奥地利人的意思。他们是想要插手军事指挥,就凭这些人行么?”
马赫迪摇了摇头:“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不过奥地利人帮我们训练的军队,确实很不错。
如果他们想要指挥军队,那就给他们一个机会,把我们刚刚收编的部队交给他们指挥。
赢了当然最好,输了也不会给我们造成多少损失。真要是打了败仗,后面他们也就没脸再插手指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