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政府借口自身实力不足,只愿意承担部分战争责任。
仅限于:法国人入侵中欧,他们才会出兵参战。
如果我们和法国人在意大利地区爆发战争,比利时只答应给予物资上的援助,明面上他们要保持中立。”
有限战争责任,实际上就相当于不承担战争责任。
打开欧洲地图就知道,法国人入侵中欧的最佳路线,就是从比利时借道。
敌人都打上门了,就算是没有联合防御条约,比利时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
看似明奥地利有些吃亏了,实际上这才是相对公平的条约。
就比利时的体量,真要是法奥在意大利地区开打,他们加入进来也起不到作用。
法国人一支偏师就可以击败他们,到时候奥地利还是免不了出兵救援。
拉拢比利时的最大价值,不是指望比利时能够爆发多强的战斗力,发挥多大的作用。
主要是奥军在战场上占据上风过后,可以从比利时借道长驱直入,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没怎么犹豫,弗朗茨就做出了决定:“答应他们的要求,不过要加上一条借道的要求。
如果我们和法国人爆发战争,需要借道的时候,作为盟友他们必须要放行,并且帮忙维护好后勤。
作为回报,战争胜利后战利品也有他们的一份,法比两国存在争议的领土,可以全部归他们所有。”
空头支票谁不会开,反正许诺出去的是法国领土,比利时要是有胃口就送他们好了。
不光是比利时,但凡是有盟友加入,弗朗茨都不介意他们在法兰西获得一块土地。
对待敌人嘛,自然是要狠狠的削弱。原时空的普法战争,没有能够完美收官,就是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削弱法兰西。
无论是赔款,还是割地,都只能让人感觉肉疼,根本就致不了命。
要是普鲁士王国当时外交再灵活一点儿,忽悠住了西班牙、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国,拉着大家一起上去分赃,或许结局就大不相同了。
当所有的邻居都拿了好处后,大家处于了同一战线上。作为胜利者,没有人希望看到自己的敌人复兴。
到时候,就是大家一起联合打压法兰西。巴黎政府就算是再厉害,也顶不住那么多敌人一起照顾。
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渡陈仓
纷纷扰扰的国际局势,没有影响到中亚战争的爆发。随着军备竞赛的结束,英国人也放开了手脚。
1888年3月26日,随着李顿总督的一声令下,两个印度殖民师向阿富汗地区发起了进攻,掀开了中亚大战的序幕。
维也纳宫,收到了阿富汗战争开打的消息过后,弗朗茨再一次当起了吃瓜群众。
担心是不存在的,看英国人的打法就知道,伦敦那帮官僚根本就没把阿富汗当成一回事。
两个印度殖民师,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却是一群乌合之众。
要论真实战斗力,恐怕还比不上两个英军主力团。这样的部队维持一下治安都勉强,放到了战场上,就只能和敌人比烂了。
弗朗茨问道:“援助阿富汗人的武器装备到位了没有?”
想要用阿富汗战争,给英国人放血,武器装备还是少不了的。
要是没有国际援助,拿着大刀长矛的阿富汗人,再怎么英勇也撑不了多久。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首批物资已经秘密运过去了,从时间上来算,阿富汗政府应该已经分发下去了。
我们在阿富汗地区的情报网络不完善,战争爆发后就彻底抓瞎了,对那边的具体情况是一无所知。”
这是必然的结果,别说情报网络不完善,就算是把所有的阿富汗人都变成情报人员,消息也没有办法传出来。
英国人外交手段不是吹的,阿富汗的邻居们已经拉起了封锁线,唯一的对外联系方式就剩下走私了。
事实证明,走私渠道同样不适合传递情报。
无论是波斯,还是中亚汗国都是穷鬼,绝大部分地区都是既没有铁路、又没有电报。
战争爆发前,维也纳政府收到阿富汗的消息,都要滞后一个多星期。战争爆发后,就更不用说了。
听到这个坏消息,弗朗茨眉头一皱:“也就是说,我们已经丧失了和阿富汗政府之间的联系。
原本计划的空投物资,现在因为失去了目标,丧失了实施的可能性。”
“是的,陛下!”
韦森贝格回答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重新打通和阿富汗政府的联系,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俄国人。
他们在当地经营日久,应该有隐藏起来的消息传递渠道。现在只是受战争影响,临时被中断了。
沙皇政府正在想办法恢复,可能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够恢复过来。”
“寄希望于俄国人”、“过一段时间恢复”,这样的答案令弗朗茨直接打消了空投物资的念头。
阿富汗虽然是一个小国,可疆域面积却一点儿也不小,又多是山地。
要是下面没有发出接引信号,谁知道在什么地方交接,让飞艇兵们怎么空投物资?
总不能乱扔吧,投到深山老林、江河湖泊中,大不了就是损失一批物资。
要是运气不好,恰好落到了英军头上,当了运输大队长,那就尴尬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