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最近这些年陆续偿还掉的债务,沙皇政府的债务总额下降了近四成。
除了债务压力减小之外,最近这些年俄国的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虽然还是蜗牛般的速度,总还是在前进的。
自筹加外借,几十万军队一年的战争经费就出来了。
亚历山大三世惊讶道:“法国人肯替我们发行债券?”
由不得他不吃惊,因为信誉的关系,俄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只能在本土销售,即便是到了盟友奥地利那边都卖不动。
关系再好,利息再高,吃过亏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来第二次。
相比之下,法国的金融管制就要松的多。债券是风险投资,发生违约购买者自行承担,不需要发行机构负连带责任。
资本家嘛,只要利益足够高,自然会有人干。令亚历山大三世惊讶的是,法国政府居然没有出面干涉。
要知道英法可是盟友,法国人这个时候替俄国人发行债券,完全就是再往盟友身上捅刀子。
财政大臣阿利舍尔·古洛夫点了点头:“是的,法国政府没有出面干涉!
不过利息和手续费都很高,而且债券的数额不能太大,并且只能以民间企业筹款的模式进行。”
对沙皇政府来说,过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结果。只要能够拿到钱,企业债和政府债券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
第一百二十二章 砸锅
法俄暗地里有接触,英奥同样没有断过联系。只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假装没看见而已。
要是较了真,那会没朋友的。
19世界后期的国际关系,已经变成了一团乱麻。法奥两国在中欧问题上是对立的,可是在中亚问题上双方又是一致的。
尽管各自的动机不一样,但是两家的目标都是挑起英俄战争,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
反过来看英俄两国也差不多,中亚都快要打起来了,在中欧问题上双方的立场也近乎相同:让法奥两国互掐,不能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
伦敦
尽管知道法俄两国早就暗地里眉来眼去了,可是法国人替俄国人发行债券的消息,还是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强烈不满。
格莱斯顿首相皱着眉头问道:“在这个时候替俄国人发行债券,法国人这是想要干什么?”
时间点太敏感了,早些时候、晚些时候替俄国人发行债券都没问题,偏偏选在英俄翻脸的当口,针对意味太明显不过了。
外交大臣乔治解释道:“法国人这是在报复,我们许诺了支持他们向中欧扩张势力范围的,但是在前面法国人谋求比德两国煤炭利益的时候,政府选择了中立。”
真的只是“中立”么?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英国政府没有推波助澜,没有暗地里给法国人拖后腿,欧洲反法浪潮也没那么容易爆发。
或许在英国政府看来,没有直接跳出来反对,那就算是对法兰西最大的支持了。
暗地里给比德两国打气,向法国政府传递若有若无的警告,这些扯后腿的行为,都是职业习惯,根本就不算什么。
面对这样的盟友,法国政府反应不激烈,那才有问题。
本来就是互相利用,谁都没真把对方当成盟友,暗中坑一把也就不奇怪了。
事实上,从一开始英国人就挖好了坑。支持法国人“扩张势力范围”,不等于支持法国人扩张领土,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或许在谈判的时候,为了忽悠人,外交官会含糊其辞,或者是口头承诺。但落到纸上的,绝对没有支持法国人向中欧扩张领土。
现在的法兰西帝国已经非常强大了,再让他们扩张下去,补足了最后的短板,又会出现新的一轮实力暴涨。
英法只有一道海峡相隔,让法兰西继续壮大下去,不列颠就真的睡不着觉了。
格莱斯顿首相揉了揉额头,这个解释让他无言以对,站在不列颠的立场上,给法国人扯后腿没有任何问题。
英法世仇几百年,不是一纸盟约就能够化解的。遏制法兰西壮大,一直都是英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俄奥虽然也是敌人,不过因为距离的关系,英国政府的切身感受并不深。
如果不是沙皇政府盯上中亚地区,威胁到了印度的安全,两国也不会直接正面对上。
犹豫了一会儿功夫后,格莱斯顿首相提出了要求:“想办法,给法国人找点儿事情做。
不能让他们闲下来,免得给我们扯后腿,同时还要他们牵制住奥地利。”
要满足这两点要求,那就只能让法奥两国互掐了。挑拨离间,一贯都是英国人的拿手好戏。
以现在法奥两国的关系,貌似也不用继续挑拨,只要激化矛盾就够了。
盘算了一遍过后,外交大臣乔治点了点头:“没有问题,外交部会尽快给他们找点儿事情做。
只不过这么一来,就将比德两国彻底推到了奥地利一边。以哈布斯堡王朝拉盟友的能力,法国人恐怕会吃亏。”
法奥就是为了比德两国才掐起来的,一旦矛盾升级,作为风暴中心的比德两国根本就脱不了身。
甚至因为法国政府没有注意吃相的缘故,导致他们的国际声誉又下跌了一波,作为他们的邻居不可能不担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