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越多,烦恼越多。法兰西的现状,根本就瞒不过他们这些精英。越是深入了解,菲多伦男爵越难做出抉择。
见菲多伦男爵陷入犹豫中,中年男子补充道:“只要阁下肯推动中欧战略,无论最后成功与否,银行的贷款都可以延期到明年。
如果中欧战略在政府通过的话,我们还可以再向机械厂提供一笔贷款。”
“银行的贷款”而不仅仅只是“巴黎银行的贷款”,其中的言外之意菲多伦男爵非常清楚,无非是法国的几大财团在联合推动这一计划。
不同于贵族和法兰西绑在了一起,一旦帝国毁灭,大家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
资本家们选择的余地,一直都是非常大的。就算是赌输了,他们同样可以抽身而退去别的国家发展。
只不过需要从头开始,花费的成本要更高一些。如非必要,大家是不会轻易舍弃法兰西的。
菲多伦男爵讥讽道:“你们可真大方啊!行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接下来我还有一个会议,就不多留阁下了。”
被无礼对待了,中年男子也不恼,他知道事情办成,带着满脸笑容彬彬有礼的离开了办公室。
自始至终,菲多伦男爵都没有问过中年男子的姓名、身份。不是他傲气,而是真的没必要关心一个小人物。
替政府做决定,推动中欧战略也是犯忌讳的事情。大人物们根本就不会冒头,出来搞串联的都是可有可无的小卒子。
计划成功也就罢了,万一计划失败,引来了法国政府的敌视,这些小卒子就是现成的替罪羊。
望了望窗外,许久之后菲多伦男爵接上了电话线,拿出了电话本,开始连线……
……
被游说的不仅仅只是菲多伦男爵,从股灾爆发开始,资本家就在暗地里开始了串联。
先是工商业界,接着国会议员、政府官员,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关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不知不觉间,法国民间舆论也开始发生变化。专家学者们把股灾、失业潮、工人待遇低等一系列问题,都归结到了比德两国炒作煤价上。
总结起来就是:卑鄙无耻的比德两国,通过抬高煤出口价格,掠夺了法兰西的财富。
当然,一部分街头小报为了博人眼球,也顺便捎带上了约翰牛。毕竟这年头不列颠才是世界第一煤炭出口国。
这都是小问题,英法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再多记上一笔也没有关系。
本着柿子找软捏的原则,专家学者们果断的选择没看见,只是要求政府对比德两国采取强硬手段,避免国家财富流失。
第一百四十四章 向南还是向东?
随着舆论上敌视比德两国呼声的高涨,民间也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
从巴黎到罗马,法兰西任何一个人口超过五万人的城市,都爆发了游行活动。
各种乱七八糟的口号不绝于耳,反煤暴利、反失业、要求提高工资待遇、要求政府进一步放开选举权……等等,不管相关还是不相关的社会团体都跳了出来。
一时间全欧洲,都听到了法国民众的呼声。只不过这种呼声有点儿乱,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
凡尔赛宫,听着外面民众们撕心裂肺的呐喊,拿破仑四世怒了。
民意?
这年头可没有互联网,如果没有人操纵,光靠消息自然传播,三五个月都不一定能够传遍全国,更不可能全国各大城市一起爆发游行示威。
“警务部给我查,看看是谁在后面捣鬼!”
没有哪个皇帝愿意受人摆布,拿破仑四世也不例外。就算是要实施中欧战略,那也是在他的主导下进行,而不是被人赶鸭子上架。
警务大臣亚度尼斯忐忑的回答道:“陛下,这次的参与人数很多,资本家、学生、贵族、军方、政府官员等群体均有参与。
根据警务部掌握的情报,最先采取行动的是国内的工商业界,而后迅速蔓延开来。”
最终的幕后黑手是谁,警务部不得而知,这种明面上的消息,还是能够查到的。
亚度尼斯的政治头脑还是非常灵光的,从舆论爆发开始,他就开始思考对策了,现在自然是沾手即来。
法不责众,这是法兰西最大的特色。就连上一次革命的参与者,拿破仑四世都没有办法全部清算,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知道是工商业界干的没用,没有办法锁定最初的元凶,拿破仑四世想要算账都找不到人。
猛的一拍桌子,拿破仑四世恶狠狠的说道:“该死的财团,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蒙混过关了。”
既然工商业界主导,那么自然少不了财团发力,把这笔账记在财团身上,没有任何毛病。
事实上,从波拿巴家族和法国财团的关系一直都不怎么样,因为利益的缘故双方没有少发生矛盾。
尤其是巴黎革命时期,财团的推波助澜和趁火打劫,更是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别看拿破仑四世让步妥协了,可是心中的那一口怨气却积攒了下来。为了遏制财团壮大,拿破仑四世没少下工夫。
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这是必然的结果。财团势力不断在扩大,法兰西这块蛋糕没有做大,新兴势力扩张必然要和既得利益集团发生碰撞。
波拿巴家族是受农民阶级和贵族阶级支持才复辟成功的,拿破仑四世必然要代表这两个阶级的利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