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人们只记得成功者,失败者就是罪人,即便是立意再伟大也一样。
洗白是不可能的,奥撒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了撒丁王国无力抵抗法兰西入侵。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成了蠢货、自大狂的代名词,尽管他是被撒丁民众推上战场的。
倒底还是经历了风霜,短暂的不适应过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马上恢复了过来,仔细琢磨韦森贝格的话。
令他迟疑的不是因为奥地利的条件太苛刻,反而是太过优厚,优厚到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不敢置信的地步。
仅仅只是分摊一部分军费,就能够换取撒丁复国,这么便宜的事情,上哪儿找去?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试探性的问:“法军在南线投入的兵力很多么?”
除了战势紧张,迫切需要盟友外,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已经想不到让奥地利开出这么宽松条件的理由了。
韦森贝格摇了摇头:“还好吧!法国人将战略重心放在了中欧战场,在意大利地区主要是采取守势。
陛下,你应该知道意大利地区的地形,并不适合大兵团进行决战。
在意大利地区决战,就是英俄阿富汗战争的翻版,只要大家愿意就可以一直打下去。
如果不是为了解放意大利地区,帮助各国摆脱法国人的奴役,我们也不会在南线和他们纠缠。”
知道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心中的疑惑,不过韦森贝格没有解释的意思。
不是奥地利政府要优待撒丁王国,实在是现在根本就不知道要啥。
领土?
奥地利根本就不缺,意大利最精华的地区就在奥地利手中,剩下都是烂地。
继续扩张,除了增加麻烦外,没有任何价值。
包括现在看起来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的西西里岛,战后对奥地利也没有了任何价值。
没办法,现在的撒丁王国只存在于理论上。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除了一个正统名号外啥也没有。
就算是想要榨油,也要等撒丁王国独立之后再说。八字都没有一撇,就让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签订一堆不平等条约,未来人家怎么镇得住场子?
奥地利需要一个稳定的撒丁王国,不断给法国人添堵;而不是一个狼烟四起,需要时刻救助的撒丁王国。
馅儿饼砸过来了,不管有没有带毒,已经饿急了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都必须要吃下去。
……
1890年10月21日,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同韦森贝格签订了《奥撒协定》。
条约的内容,自然是大谈奥撒友谊了。原来的哪些不愉快,都是法国人为了吞并撒丁王国,故意制造的阴谋。
反正时间都过去了这么久,老一辈就算是还活着,现在也有更可恶的法国人拉仇恨,奥撒仇恨那都是不是事儿。
随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自1847年以来,奥撒两国长达数十年的恩怨就此了结,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一百六十二章 脑残战略?
撒丁王国都还存在于理论中,《奥撒协定》的国际影响力自然有限。
除了反法同盟几个成员国的报纸刊登了一下外,国际媒体表现的非常冷淡。
不对,这个时候已经没必要扯国际舆论了。
欧洲国家就这么多,算上被拉过来凑数的黑山和希腊,反法同盟就占据了一半。
剩下的几个中立国家中,还有倾向于反法同盟的,对比孤军奋战的法兰西来说,在政治宣传上反法同盟已经不战而胜。
舆论不关心《奥撒协定》,主要原因还是政治作秀意味太过明显,这恰恰是知识分子最讨厌的。
这些人是订阅报纸的主力,报社不会和顾客对着干,既然是顾客不喜欢的新闻,那过滤掉好了。
就算是有所提及,那也是一笔带过。现在中欧、南欧都陷入了战火中,大家有的新闻报道。
媒体不关心,不等于政客们也不关心。不同身份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奥撒协定》看似没有营养,实则向外界表明了奥地利政治立场——不会吞并意大利地区。
或许普通人会觉得,欧陆战争还在继续,这个时候谈这些问题还是太早了。万一反法同盟输了战争,那就闹笑话了。
不过政客们可不这么看,维也纳政府明确表示不在意大利地区谋求扩张,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尤其是倾向于反法同盟的中立国,更是可以把悬着的心放回肚子里,放心大胆的给法国人扯后腿。
……
巴黎
绕是早有准备,拿破仑四世还是被恶劣的国际形势惊呆了。原本寄予厚望的英国人,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稳住瑞士和西班牙后,英国政府就做起了壁上观,静待法奥两国厮杀。
甚至伦敦喷法兰西的媒体,都比喷反法联盟的多,英国政府根本就没有帮忙疏导舆论。
丢掉了手中的《奥撒协议》,拿破仑四世咆哮道:“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怎么到了维也纳,英国人这是想要干什么?”
由不得他不生气,法兰西军队中可有近四分一的意大利士兵,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落到奥地利手中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