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奥地利民众又没有培养出国际主义精神来,不会为了这点儿事就出来游行示威的。谁要是叫嚣的要开战,弗朗茨不介意把他们的家产全部拿来充军饷。
“陛下,俄国人向普鲁士王国发起进攻的可能性不大,否则去年俄军就发起进攻了。
如果我们不干预的话,普鲁士人真的有可能占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这对我们非常的不利。”梅特涅分析道
俄国人不想为了丹麦人,和普鲁士王国开战这是非常明显的,发动这场战争并不符合俄国人的利益。
俄国人都不想打,欧洲各国就更不用说了。喊喊口号还行,真的要出兵打仗,估计大家都要怂。
奥地利名义上的支持,更是让普鲁士人增加了信心,至少不用担心南边了。
“向普鲁士人表达我们的不满,同时通过德意志民族主义者鼓动普鲁士王国坚持战斗,给他们造成一种德意志人民都在支持他们的错觉。
秘密联系德意志其他邦国,一旦普鲁士人占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大家就一起施压,逼迫普鲁士人把这个两个公国独立出来。
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发起一次预防性战争,把普属波兰割让给俄国人,换取俄国人出兵。”弗朗茨想了想说
好吧,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只要普鲁士人不傻,就会提前想通的,历史上他们不就退缩了么?
弗朗茨挖这个坑,只是未雨绸缪,万一套住了普鲁士王国那就赚大发了。
“陛下,如果要让普鲁士王国上当,那么最好我们不要和德意志邦国秘密接触,不然参与的国家多了很难进行保密。”梅特涅想了想说
尽管他不认为弗朗茨的计划能够成功,可是梅特涅同样不介意尝试一下,失败了大不了奥地利政府白白表演一次,成功了奥地利在德意志邦国老大的地位就稳了。
“外交部看着办吧,如果普鲁士政府不上当,就让民族主义分子给他们施加压力,尽可能的让普鲁士人在战争中多坚持一段时间。”弗朗茨想了想说
战争是非常费钱的,普丹战争每拖延一天,普鲁士政府要支出的军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在战争中花的钱多了,普鲁士王国能够投入到国内建设中的钱,自然就减少了。
一天两天还不明显,要是拖上几个月时间,普鲁士王国一年的财政收入就差不多打没了。
要知道,现在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地区的革命政府也需要普鲁士人资助,这些都是纯投入,短时间内是得不到回报的。
就算是打赢了丹麦王国也没有奖,有俄国人做后台,丹麦人是既不用割地,又不用给赔款。
历史上,普鲁士王国就是迫于各国的压力,灰溜溜的退出了这场战争,然后眼睁睁的看着扶持起来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革命政府被丹麦人消灭。
第十七章 俄奥密约
给普鲁士找麻烦,弗朗茨只是顺手为之,奥地利政府是不会为此投入太多资源的,现在最重要的依然是发展国内。
在普丹战争再次爆发的同时,俄奥谈判也落下了帷幕,经过了近半年的努力,两国终于就各自利益达成了一致。
1849年3月21日,奥地利驻俄大使韦森贝格同俄国外交大臣卡尔·渥赛尔罗德,在圣彼得堡签订《俄奥贸易协定》。
条约内容:
1、两国互为最惠国待遇,商业往来关税不得超过第三国;
2、两国结成贸易战略伙伴关系,遵循自由贸易原则;(一方与第三国爆发战争,双方的贸易照常进行)
3、……
这些份很草率的商业贸易协定,显然不是两国政府努力半年的成果,真正值得双方重视的还是签订的密约,包括《俄奥军事同盟》、《俄奥势力划分》。
《俄奥军事同盟》内容:
1、自条约签订之日起,两国正式缔结军事同盟;
2、如果一方遭到外来军事入侵,均视为向两国共同宣战;
3、某一方向第三国宣战时,可以要求对方进行援助,包括物资援助和军事援助;
4、……
毫无疑问,《俄奥军事同盟》是《柏林公约》延续,甚至还更进了一步,只不过缔约国没有了普鲁士。
因为普丹战争的关系,尼古拉一世对普鲁士王国非常不感冒,这场战争的爆发也标志着“北方三宫廷”时代的结束。
与军事同盟相比,《俄奥势力划分》才是两国结盟的基石,两国各取所需,拿到了需要的一切。
条约规定:
1、奥地利承认俄罗斯帝国对黑海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及沿岸土地拥有全部主权;(包括君士坦丁堡、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的部分地区)
2、奥地利承认俄罗斯帝国在远东所的权益;
3、奥地利政府承认俄罗斯帝国在中亚地区的利益;
4、奥地利政府承认俄罗斯帝国在波斯的权益;
5、两国共同瓜分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的利益;
6、俄罗斯帝国承认奥地利对南德意志地区拥有主权;
7、俄罗斯帝国承认奥地利在多瑙河流域的利益;
8、俄罗斯帝国承认奥地利在意大利地区的利益;
9、俄罗斯帝国承认奥地利开辟的海外殖民地取得的利益;
……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