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城的青壮武装起来,软禁他们的家属做威胁,逼迫他们参与守城。”
强征壮丁,并非什么新战术,在历史上时有发生。只不过随着热武器时代的降临,大家发现临时征招的壮丁不堪大用。
加上自由主义的崛起,强征壮丁的成本越来越高,容易丧失民心,以及人口的增加各国不再缺少士兵,强征壮丁的情况才逐渐减少。
汤姆敢提出这个建议,自然不是无的放矢。民心神马的,在这里法兰西从来都不曾拥有过,自然也谈不上失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军在意大利地区肯定是待不长了。法意之间的矛盾又已经深埋,战后肯定会长期对立,现在强征意大利人上战场,相当于提前削弱了敌人的力量,替战后的法兰西减轻了压力。
一会儿功夫后,亚德里恩元帅摇了摇头:“没用的,意大利人不会那么听话。
就算是我们把他们的家属抓了,威胁他们上了战场,这些家伙同样也有办法捣乱。
想想我们之前征招的意大利士兵就知道,与其说他们在打仗,还不如说是在郊游。
最重要的是法不责众,就算我们发展他们消极怠工,也不可能真的把他们的家属都处理掉。
到了现在这一步,我们必须要考虑战后了。国内正在想办法和反法同盟接触,我们不能给敌人提供借口,增加谈判的难度。”
打不赢就谈判,这是欧洲世界的传统。法国政府同反法同盟秘密接触,在高层军官中本来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亚德里恩现在把窗户纸捅破,实际上也是对这场战争彻底绝望,毕竟敌军已经从瑞士杀入法兰西腹地。
室内的气氛一下子沉寂了下来,汤姆中将叹息道:“如果不行的话,那就只能让小伙子们拿命去拼了。
以我们的兵力,支撑一段时间倒是不难。可是伤亡,就没有办法控制了。”
看得出来,汤姆中将不光是在作秀,他是真的在为法兰西的命运担心。
捞钱归捞钱,作为既得利益集团中的一员,他的利益早就和法兰西绑在了一起。
豆腐渣工程,也不完全是他的责任。从一开始建造都灵城防工事,就是为了捞钱,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会遭到敌人进攻。
更何况,欧陆战争爆发的这么突然。建筑材料要优先供应前线,真要是为都灵建造货真价实的城防工事,时间上也来不及。
第二百一十三章 《告法兰西国民书》
都灵攻防战到了最激烈的时候,新一轮的中欧会战,也到了拉开帷幕的时候。
和原时空的一战不一样,这次法国人可没有要塞工事做倚仗。为了替反攻创造条件,联军在撤离的时候,顺手破坏了沿途的要塞工事,包括大名鼎鼎的列日要塞、慕尔要塞,现在都成了一片废墟。
傲气十足的法国人,或许是没有考虑过会失败,占领这些地区后,根本没有组织人手修复要塞工事。
当然,这也不能说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疏忽大意。毕竟当地民众都被驱逐走了,生产早就停止了。
想要修复这些被破坏的要塞工事,原材料和劳动力都要从国内调配,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保障前线作战部队的后勤,法国政府就已经倾尽全力,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拿来修复要塞。
没有要塞工事可用,在上一次中欧会战失败后,法军被迫效仿联军挖战壕,构筑简易临时防线。
法军指挥部,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最新一批火炮、机枪什么时候能够抵达?”
说出去都没人敢信,牛逼哄哄的法兰西帝国,就在自己的家门口作战,居然也会出现武器装备不足。
然而,这就是事实。无论是火炮,还是加特林都太过笨重了。在上一次会战失败后,为了尽快转移部队,法军只能忍痛放弃。
再怎么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败家。一次损失上千门火炮、数千挺机枪、数十万条步枪,以及海量的物资,法国人也没办法短时间内补充回来。
战争不等人,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武器装备还是要尽快补充的。
战后法国政府第一时间掏空了库存,还从民间收购了一批二手货,加上尚未处理的退役货,才勉强保证了前线人手一支枪。
枪支可以凑,火炮、机枪却没有办法马上补充完。除了勒令兵工厂加班加点的干外,法国政府也积极对外采购。
然而,远水减不了近渴。距离上次会战结束还不到一个月,敌人又准备发动进攻了。
中年军官沉声回答道:“元帅,刚刚收到消息。敌人分别从西班牙、瑞士向我们本土发起了进攻,原本划拨给我们的武器装备被临时征用了。”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众人神色各异。有人惶恐不安,有人暗自庆幸。
对法兰西来说,增加两条战线是一场灾难;但是对在场众人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这场战争都要输了,自然要为自己考虑了。
多了两条战线,同样也意味着多了两个潜在背锅侠,谁负责的战线最先崩溃,谁就是法兰西战败的替罪羊。
别看中欧战区承担的军事压力最大,但是他们的实力也最为雄厚,反倒是新增的两条战线守军都是一群新兵蛋子,才是最容易被突破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