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坚定的摇了摇头:“这次不能由英国人出面调停,甚至战后谈判都不能让他们参与,我们只接受法国人无条件投降。
这是原则问题。好不容易才将英国人排挤出了欧洲大陆,就不能再让他们回来了。
劝降法兰西的问题简单,这是我准备的《告法兰西人民书》,拿出发表就行了。
暗地里放出消息,让法国那帮唯利是图的资本家知道,如果不投降的话,联军进入巴黎后将没收他们的全部财产。”
在弗朗茨看来,这次欧陆战争除了击败法国人外,第二大战略意义,就是将英国人在欧洲的影响力给排挤了出去。
环顾欧洲,全都是反法同盟的势力范围,偏偏英国人还是法国人的盟友,奥地利是名正言顺的要求盟友同英国人切割。
包括中立国也不例外,让他们中立的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政治上和英国人进行切割。
拒绝是不可能的,英国人得罪的人太多了。在这个问题上俄国人可是举双手赞成的,再加上大家本来就对约翰牛之前卖小弟的行为不满,然后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
尽管这种切割并不彻底,可是裂痕倒底还是产生了。只要奥地利再接再厉,将英国人排斥在欧洲大陆之外不是梦。
在这种背景下,弗朗茨自然不能让英国人出来刷存在感了。
接过了《告法兰西国民书》,初略的扫视了一遍,卡尔首相吞吞吐吐地问道:“陛下,这上面的内容是不是有些太过夸张?”
夸张,这是必然的。战争失败总是要有人负责的,这个人不能皇帝,同样君主制国家弗朗茨不可能把拿破仑四世送上断头台。
贵族也不行,贵族是皇权的支柱之一,不能这么玩儿坏了。
除了贵族和皇帝外,还有资格背锅的就不多了。所以屎盆子就只能往资本家们头上扣了。反正这也不算是冤枉,资产阶级确实是这次战争的幕后推手之一。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真要是追根溯源,那么从拿破仑四世到普通法国民众,都要为这次战争负责。
弗朗茨现在做的,只不过帮他们找了一个替罪羊。顺便夸大了替罪羊的罪名,弱化了其他群体的责任。
“没有关系,反正这上面的内容都是真的,全部经得起考究,我只是用放大镜放大了其中部分人的问题。
接下来只要做好引导工作,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醒,剩下的事情有人会替我们完成的。”
阴谋挑起战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倒卖战略物资……
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妥妥的资产阶级黑历史。政客们或许能够明白,这些事要是没有人配合光资本家根本就完不成,但是普通民众不会想那么多,会直接将这笔账记在资产阶级财团身上。
知道归知道,却不用指望谁替资本家出头。都到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时候,甩锅都来不及,谁会主动往自己身上揽责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法国政府中的官僚、贵族,甚至是拿破仑四世本人,都会顺水推舟将责任甩锅给国内的资产阶级财团。
法兰西的财团力量不弱,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一旦意识到了危险,必然会采取行动。
这是一个阳谋,就算是各方都知道,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尤其是对拿破仑四世和政府高层来说,有这么一个背锅侠存在,他们才有机会全身而退。
最后的胜负已经不重要了,现在的法兰西经不起折腾,内斗的结果必然是提前崩溃。
第二百一十四章 落井下石
进入1891年后,巴黎民众就没有了舒心日子。一面是日渐贫乏的物质生活,一面是不断攀升的高昂物价,令普通民众苦不堪言。
如果前线能够不断胜利,短时间过几天苦日子,大家也就认了。可惜,法军的运气似乎在上一年度耗光了,开年以来就是坏消息不断。
随着制空权的丧失,巴黎也变得不安全了。尤其是进入八月份后,奥地利的空军几乎是每天都要过来溜达一圈。
高空轰炸命中率全靠运气,敌军空袭带来的直接损失不大,对法兰西的军事威胁有限,可是带来的恶劣影响却令巴黎政府苦不堪言。
越是不确定的东西,越容易造成恐慌。甭管敌人空军的命中率多低,一旦被赶上了还是会死人的。
为了小命着想,除了跑不了的政客外,稍微有点儿身家的巴黎民众,都跑去了乡下庄园避难。
有钱人都跑路了,巴黎的经济自然萧条了起来。如果不是战争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估计法国政府还要为失业而烦恼。
凡尔赛宫,拿破仑四世已经搬出了地下室,恢复了正常办公。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不怕死了。
好吧,真相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拿破仑四世发现敌人空军有意避着皇宫轰炸。就算是空袭皇宫,也恐吓成分居多。
想想也对,在欧洲大陆要是没有深仇大恨,一般很少有人对君主下死手的。
波拿巴王朝虽然和哈布斯堡王朝有些恩怨,却也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爱惜羽毛的弗朗茨自然不愿意为此背上弑君的恶名。
没有上面授意,下面的作战部队自然不敢乱来。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背不起弑君的罪名。
受拿破仑四世的庇护,凡尔赛宫连同周边地区就幸运的成为了安全区。就算是遭到空袭,也没人敢往下扔炸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