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谢尔盖·维特把话说完,尼古拉二世就忍不住训斥道:“地方自治局的人又在胡思乱想了,想要参加国家行政管理,他们怎么不去和上帝要天国管理权?
我希望大家都知道,沙皇政府专制制度是不容动摇的,就如同我那不能令人忘怀的先父一样!
就算是要学习欧洲先进制度,我们学习奥地利就足够了,没有必要整天想东想西的。
要国家管理权、要自由,怎么不睁开眼睛看看,自由法兰西现在怎么样了?”
显然,有了正反面的现实例子在,尼古拉二世对自治代表说不的底气更足了。
不管自由派怎么甩锅,战败前的法兰西确实是欧洲最自由的国度。民众参政程度也是最高的,很多时候靠民间舆论都影响政府决策。
奈何正是因为这种自由,将法兰西的战车对准了中欧,最终引爆了欧陆战争,埋葬了牛逼哄哄的法兰西帝国。
相比之下,反倒是相对保守的奥地利,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
当然,让学习神圣罗马帝国,尼古拉二世也是万万不肯的,奥地利和神罗完全是两个概念。
神罗虽然也相对保守,但是下面的邦国、自治市、自治省,都有完全独立的自治权。
现在自治局代表要求的自治权,实际上也是神罗下属邦国的翻版,只不过少了一个君主。
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都是主体民族,语言历史政治文化大家都一样,又有近千年的邦国制度传统,本身就拥有足够的向心力。
俄罗斯帝国就不行了,主体民族占比仅仅只有四成,很多少数民族都受到了残酷压迫,对这个国家没有任何感情。
玩儿没有限度的自治,那就是在搞分裂。若是中央政府一直强势还好,要是哪一天衰落了,马上就要遭到反噬。
从尼古拉一世开始,后面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三世都没有接受的自治条件,尼古拉二世自然不可能接受。
劝说?
不存在的,在场的众人或许有人对沙皇有意见,但是对自己的国家绝对没有意见。
……
外交大臣米哈伊罗维奇:“陛下,美利坚合众国发来了外交照会,希望能够加强同我们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
美国人提议修筑一条从中亚到远东的铁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往来。”
第六十二章 类我
听到这个宛若天方夜谭的消息,众人直接被惊呆了。美国人想要修“西伯利亚铁路”,这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么?
美国人想要加强俄美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大家勉强还能够接受,毕竟分裂后的合众国严重缺乏商品销售市场。
同为边缘世界的一员,又没有利益冲突,最近这些年俄美两国关系一直都不错。只是美国人要修筑“西伯利亚铁路”,就有些搞笑了。
西伯利亚铁路有这么大的功效,都能够促进俄美经济贸易合作,我们怎么不知道?
所有人都知道,在距离差距不大的情况下,铁路运输成本要远比海运高,何况是西伯利亚铁路这种特殊铁路,运输成本那就更高了。
无论是从东海岸出发,还是从西海岸出发,直接将商品装船运送到俄罗斯帝国,都比跑到远东去中转的强。
真要说促进两国经济贸易,其实也是有的。只不过不是促进西伯利亚地区同合众国之间的商业贸易。
不同于后世的西伯利亚,这年头的西伯利亚地区除了大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地区,仅仅只有不到七百万人口,这还是算上了奥斯曼移民的结果,要不然这个数字还可以打个对折。
西伯利亚地区发展起来,还是在铁路通车后。主要是得益于斯大林的流放政策,增加了当地人口。
就这么点儿人口,还分布在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谈贸易那就是一个笑话。
西伯利亚地区的市场购买力,恐怕还顶不上圣彼得堡的十分之一。
要说美国人看上了这一片“广袤无人”的市场,想要深入耕作经营,估摸着是个正常人都不会信。
尼古拉二世问道:“美国人想要什么?”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国家之间更是如此。作为一个正常人,尼古拉二世不相信没有利益,美国人会跑来做慈善。
要知道西伯利亚铁路的建设成本可不是一笔小数字,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能排到第二位,仅次于神罗那条环线铁路。
早在数年之前,沙皇政府就完成了对西伯利亚铁路的勘探。如果不是预算成本太吓人,沙皇政府腰包又不鼓,铁路早就开始动工了。
这年头的合众国,财力虽然比俄罗斯帝国强一些,但那也强得有限,同样都是债台高筑。
自家的铁路都没有修完,突然跑来说要帮忙修建西伯利亚铁路,由不得尼古拉二世不怀疑他们的动机。
外交大臣米哈伊罗维奇解释道:“最近这些年,合众国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迫切需要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
只是现在世界已经瓜分光了,包括原本被美国人视作后花园的美洲,现在也沦为了不列颠和神罗势力范围,根本就没有他们插手的余地。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美国人将扩张的目光投向了远东地区。只不过他们的实力有限,无力和英国人竞争,甚至连压制日本人都困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