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圣罗马帝国,最流行的理论还是“得世界岛者得天下”。至于海上霸权,那只是大陆霸权的附属品。
等神圣罗马帝国消化完了胜利果实,英国人的海上霸权是让也得让,不让也得让。
所以腓特烈现在看海军大臣的眼神,就是“这是一个坏人,居然想要害我”。
似乎是对皇储的不满已经早有准备,卡斯塔格尼不慌不忙的回答道:“殿下,英国人最近太闲了,我们必须给他们找点儿事做。
眼瞅着中亚铁路就要通车了,我们有必要给俄国人创造一个机会,借俄国人的手消耗英国人的国力。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不等新一轮的英俄战争结束,我们就可以从英国人接过海洋霸主的重任了。
在此之前,我们要是不多造点儿军舰,又如何能够履行霸主职责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维也纳政府就喜欢上了把俄国盟友当棋子用。
现在要取英国人的海上霸权而代之,海军部的第一反应就是:让俄国人先上。
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最近几十年,维也纳政府对上的所有大敌,俄国人都先一步上去帮忙揍了一遍。
第一次近东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中,揍了英法奥斯曼,为奥地利兼并南德创造了基础;
两次普俄战争中,帮忙废掉了普鲁士,成功的避免了神罗为统一爆发内战;
后面的几次近东战争,也是俄奥两国一起打的,成功的干掉了奥斯曼帝国;
欧陆战争俄国人虽然缺席了,但是在打压法兰西的问题上,俄国人还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现在都在坚持战斗;
现在到了维也纳和伦敦对抗的时候,没有想到俄国人又派上了用场。这都还没到决战时刻,维也纳政府就有人想要挑起英俄战争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伴随着中亚铁路的通车,英俄战争爆发几率也在与日俱增。
所以说俄奥友好也是必然的。这么贴心的盟友,上哪儿找去?
尽管维持俄奥友好非常耗钱,但是对比俄国人做出的贡献,那就完全不值得一提了。
腓特烈承认自己动心了,不过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中亚铁路通车都是两年后的事情,现在着什么急?
就算是要挑起英俄战争,那也必须要等铁路通车过后。
在此之前,那就让英国人先闲着好了,未来有他们忙的,完全不急于一时。
尤其是最近伦敦政府的动作,更是在不断挑战沙皇政府的底线。日积月累之下,这些小矛盾,就会演变成两国之间无法缓和的仇恨。
……
第六十七章 全重火炮战列舰
海军部的造舰计划虽然没有得到批准,但是挑起英俄战争的战略计划,还是得到了腓特烈的高度赞扬。
任何国家,最怕的都是官僚无脑不作为。只有忙碌起来的官僚,才是好官僚。
尽管海军部操得心略微多了一点点,考虑问题也不是那么周全,不过联系到实际情况后,腓特烈也理解海军部的做法。
尽管神圣罗马帝国海军,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但是距离第一却是遥遥无期。
原本神罗海军是有望追上英国人,可惜法国人的军舰被政府甩卖给了英国人,进一步拉大了两国海军的实力差距。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弊自然也有利。拿到了法国人军舰的皇家海军,同样没有讨到好。
原本购买这些军舰的目的就是为了压制神罗海军,巩固海上霸权。
怎奈后面的局势发生了一点点变化,预想中的军备竞赛没有爆发,拥有大量军舰的皇家海军只能选择封存部分军舰。
买了一堆大玩具回家,最后只能锁在抽屉里,英国人同样也是有苦说不出。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明知道有坑英国人只能往里面跳,要不然军舰落入神罗海军手中,皇家海军的优势地位就难保了。
毕竟,军舰建造也是需要时间的。皇家海军如果没有优势,万一哪天维也纳政府突然脑袋抽风,跑来和皇家海军玩儿兑子,那就悲剧了。
神罗是陆权国家输得起,不列颠可顶不住。真要是皇家海军损失惨重,国际局势推倒重新洗牌,不列颠再想要恢复海上霸权就难了。
错过了一次迅速追赶的机会之后,马上又迎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钱都拿去搞经济了,军费开销自然就少了。
自从欧陆战争结束后,神罗的军费开销就在原地踏步。军费总额没有增加,分到海军头上的军费数额自然也不可能增加。
战后军方为了筹措军费,陆军和空军都卖起了二手装备。不说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改善一下生活还是可以的。
海军就苦逼了,因为此前军舰大甩卖的缘故,国际市场早就饱和了,根本就没有他们发挥的余地。
事实上,就算是有发挥空间都没有用。陆军和空军大肆卖装备,那是反法战争中剩下来的,再怎么挥泪大甩卖,也比拆了卖废铁强。
海军就不一样了,不仅没有剩下一堆军舰,还要面临英国人的竞争。
神罗海军的军费上预算没有增加,但是竞争对手的海军预算却是年年增长。海军部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只是光“急”也没用,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就那么多,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政府预算只能优先向更需要的地方倾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