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进行了一番抓耳捞腮的深思后,卡巴在纸上写下了克鲁特造船厂,疑似接到超级战列舰订单一艘,排水量大约在“25000吨~28000吨”。
停顿了片刻功夫后,卡巴又将排水量判断划掉了,只留下疑似超级战列舰一艘。
情报嘛,肯定不能一次性全部递交上去。只有细水长流,才能够让上级知道他们一线的苦。
不求拿到多少奖金,卡巴只是期待着少接几个任务,减少自己暴露的风险,以便能够平安的退下来。
至于在内部经常受到表彰的“情报精英”,看起来确实是风光无限、前途无量,可是卡巴清楚这些情报之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人。
虽然上面没有给出解释,卡巴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无非是工作的时候太过卖力,在搜集情报过程中给暴露了。
作为一个见不光的组织,情报人员一旦暴露身份,不仅仅只是意味着任务失败,同样也意味着生命终止。
如果是小国、弱国,凭借不列颠的名头,还有可能被捞出来。
要是落到了大国手中,除非是遇上了有良知的老大,或许还有可能在情报人员交换过程中回国,否则就是什么时候踏入地狱之门的问题。
在多年的情报生涯中,卡巴已经见到了太多人世间的残酷,不想把命运交给别人。
……
有咸鱼情报人员,同样也有奋斗型情报人员。伴随着伦敦政府的一声令下,不列颠的几大情报组织,都活跃了起来。
具体表现就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神罗警方逮捕的间谍数量屡创新高。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真理。
莫说是在20世纪初,纵使到了21世纪,间谍潜伏也是非常容易的。
可以说只要不搞事情,根本就没有办法鉴别谁是间谍。暴露往往只有一种原因,那就是“动了”。
有付出就有回报,虽然情报人员暴露了不少,但是对比传回去的情报而言,还是值得的。
唐宁街,首相官邸中。
望着手中那从各地汇聚而来的情报,坎贝尔首相的脸色变得越发难看了起来。
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神罗确实开始了疯狂造舰,只不过建造数量不是明面上的8艘超级战列舰,而是13艘。
这个数字的真假,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办法核实。但无论是8艘、还是13艘,这么多超级战列舰一旦服役,都会打破不列颠的海权优势。
神罗和不列颠不一样,作为一个陆权国家,只要有五分把握,维也纳政府就敢在海上玩儿梭哈。
赌赢了世界霸权,赌输了大不了窝在地中海努力五年,再来第二次决战。
这是不列颠万万不行的,莫说是皇家海军战败,哪怕只是两败俱伤,不列颠都会从天堂跌落到地狱。
在确定神罗开始爆军舰之后,留给英国政府的选择就只有一条路——跟进。
不光要跟上,并且还要建造更多的军舰出来,以保障皇家海军的优势地位。
至于俄奥海军协定,坎贝尔直接当是放屁。就算是协定是真的,维也纳政府也按照约定履行。
可一旦霸权战争爆发,神罗海军也可以先行征用,等打完了再移交给俄国人,难道沙皇政府还能够说“不行”?
第一百零四章 比速度
现在海军大臣斯温丁:“俄国人不可能采购这么庞大的舰队,俄奥海军协定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奥地利人的真正目标是我们。
帝国必须采取反制措施,用绝对的实力,打消敌人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是公开的秘密,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要对付日本海军,以2艘超级战列舰充当主力就足够了。
神罗海军的规模本身就不小,要是再加上13艘超级战列舰,那么皇家海军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虽然纸面上的实力不代表最终战斗力,可是皇家海军赌不起。谁也不敢保证,平衡被打破后神罗不会抢先动手。
尽管维也纳政府一直在标榜“热爱和平”,弗朗茨大帝也向外界做出过承诺:保证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可是在利益面前,这些保证都是经不起考验的。没有违背过承诺,那只能证明利益诱惑不够大。
真要是想发动战争,还怕找不到理由么?
财政大臣阿斯奎斯:“采取反制措施是必须的,但是我们如何能够确定敌人是在真造舰呢?
在过去的岁月里,就是因为敌人故意释放假消息,我们的造舰步调经常被打断。
大量的军舰扎堆同时出现,看似降低了造舰成本,实际上却是以牺牲军舰性能优化、增加维护成本换来的。
一次两次不要紧,次数多了帝国海军军舰的整体性能,就被敌人用这样卑鄙的手段给拉下了一个档次。
如果不能改变被动应战的局面,那么就会一直被敌人牵着鼻子走,早晚有一天需要我们为此付出代价。”
没有办法,碰上了弗朗茨那位注重情报的对手,一直以来神罗都将造船厂看得死死的。
搜集到的情报,大致判断一下,想要了解内核几乎没有可能。
纵使进行了渗透也没用,神罗能够建造大型军舰的船厂足有十几家,除非同时在这些工厂的关键岗位有人。
不列颠虽然人才济济,但是也没奢侈到派出几十名高级工程师去当卧底的地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