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空军的底气还是要更足一些。虽然诞生时间晚,参与的战争也不多,但是面对的敌人更是菜鸟。
神罗空军好歹还有轰炸、打飞艇的经验,对面英国空军才是赤裸裸的粉嫩新人。
何况,神罗的航空业起步更早,本身工业实力也比英国人强得多,体现在军事上就是战机性能更胜一筹。
拥有这么多的优势,只要不自己作死,空军完全没有会输的理由。
相比之下,海军就要悲催得多了。尽管获得政府资源的重点倾斜,可还是被皇家海军压了一头。
陆军和空军都是世界第一,拥有傲视群雄的实力,唯独海军只能排第二。
在新建的这十几艘主力舰服役前,海军根本就没有挑战皇家海军的实力。
可惜时间不等人,局势到了现在这一步,也不可能等海军准备好了再开战,至少对面的英国人不愿意等。
输人不输阵,见同僚们都叫嚣着战争,海军大臣卡斯塔格尼也只能硬着头皮上:“海军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战争爆发我们就会采用破交战术,袭扰敌人的海上贸易线。
等新军舰服役后,我们就会出海和英国人决战,打破皇家海军的海上霸权。”
没有办法,最后关头还是泄了气。原本卡斯塔格尼还想喊几句响亮口号的,不过看到众人那审视的眼神,他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幸好卡斯塔格尼及时收住,要是叫嚣着马上和皇家海军决战,估摸着大家就要彻底心凉了。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军队也不能例外。打不过敌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自知之明。
尤其是对政府高层来说,一个决定就可能影响未来数十年的国运,准确的认知自我,更是重中之重。
……
扫视了众人一眼,弗朗茨淡定的说道:“海军、空军立即启动一级战略动员,陆军启动二级战术动员,政府各部门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外交部向英国政府发出抗议,谴责英军非法入境袭击平民的无耻行为,责令英国政府交出凶手;宣传部立即展开舆论攻势,将所有责任都甩给英国人。
驻外部门启动撤离工作,除情报部门外,其它在不列颠及其盟友境内的机构,争取在两个月内全部撤离。
撤侨行动,和英国人同步展开,必要的时候可以打包给中立国。
海关以国际局势紧张为由,加强对战略物资出口的审核,尽可能保证物资不流向英伦三岛。
国内经济向战时转变,资源重点倾向于军舰、飞机制造,总参谋部尽快确定作战方案。
命令各地殖民政府,启动全面战时体系,必要时候可以放弃部分领地。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小国的无奈
南非硝烟再起,原本就紧张的国际局势,变得越发不可收拾。站队的关键时刻到了,再也容不得大家有一丝犹豫。
火药味充斥着整个世界,此刻的欧洲就像是坐在点燃导火索的火药桶上,等待着命运的最终裁决。
阿姆斯特丹,伴随着国际局势的紧张,这座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虽然车水马龙依旧,却没有了昔日的欢声笑语。
局势紧张,资本市场是最敏锐的。不等荷兰政府做出最终抉择,股市就率先崩了盘。
资本家们纷纷挥舞着钞票“买买买”,无论是否优质,只要是资产就有人出价。
尤其是日常生活用品最受欢迎,不等普通民众反应过来,物价就蹭蹭蹭的冒了上去,最关键的是缺货。
没有办法,神罗和不列颠两大霸主一旦开战,北海势必会遭到封锁,远洋贸易肯定是进行不下去了。
国内生产的商品出不去,海外的工业原材料进不来,对脆弱的荷兰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尽管还有欧洲大陆,可是作为海上一个贸易大国,荷兰的经济大半都靠远洋贸易支撑着。
海上贸易线被封锁,本土和殖民地之间的联系就中断了。没有殖民地可以掠夺,纯粹拼制造业实力,荷兰可没有多少竞争力。
意识到了危机,资本家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尽可能的为自己挽回损失。
此刻的车水马龙,实际上就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最后疯狂。能够装船出口的商品必须要立即送出去,需要进口的物资同样得抢时间。
受压抑的气氛影响,路上的行人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连带着两旁的商铺都安静了下来。
尤其是卖高档奢侈品的,那更是门庭罗雀。反倒是不起眼的日用品杂货铺,门前排起了长龙。
荷兰政府也不是没有准备,自从弗朗茨开了政府干涉市场的先河后,效仿者就从来都没有少过,区别只在于干涉力度的大小。
眼瞅着抢购风潮爆发,为了稳定国内局势,荷兰政府也只能启动应急预案,对日常生活用品——“限购”。
不过这也难不倒智慧的荷兰人民,限购大不了多排几次队。就算是门店有记录,但是阿姆斯特丹也不只一家日用杂货铺。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想要真正意义上做到限购,实在是太难了。
对资本家们来说,只要有人给钱,卖给谁不是卖?
除非是政府直接介入专营,要不然“限购”的作用,也仅仅只是为调集物资争取到了时间。
“专营”是不可能的,不同于后世欧洲国有商店遍地,这年头的欧洲各国很少直接拥有企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