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之战的胜利,不仅扭转了远东的局势,同时也影响到了世界局势。
皇家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影响最大不是军事实力,而是世界各国对这场战争的信心。
单纯计算军事实力,远东舰队最多也就占皇家的15%,就算是全军覆没,皇家海军总体实力仍然占据优势。
可信心上的打击,那就不是简单的一组数据了。英日联军拥有十足的优势,居然被南洋舰队翻了盘,谁能够保证接下来的战斗中皇家海军一定会胜利?
尤其是对大洋联盟的成员国来说,此刻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要不要继续这场战争。
大家参与这场战争,除了英国人的忽悠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利益。
然而,利益是建立在击败神圣罗马帝国的前提下,要是输了战争,那就要赔得底朝天。
反正大家只是刚宣战,还没有正式开打,只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抽身而退并非没有可能。
在动摇大洋联盟的同时,还会刺激盟友们参与战争的积极性。尽管没有明确战后利益划分,但是维也纳政府的一贯作风大家还是知道的。
在付出与收益成正比的分配模式下,想要战后攫取一份利益,势必要做出足够的贡献。
要是仅仅只是凑数打酱油,那么战后进行利益分配的时候,同样也是凑数打酱油。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英国人就要疲于奔命了。就算伦敦政府能够放弃远东地区,印度洋总不能也弃之不顾吧?
没有远东舰队的牵制,南洋舰队杀入印度洋是必然的。想要保障英伦三岛同印度的航线畅通,英国人势必要分兵进驻。
抽调舰队可不是说起来这么简单。皇家海军的规模确实庞大,但是他们现在能够动用的机动兵力却不多。
本土舰队要牵制神罗海军,海外的几支舰队要维护贸易线畅通,抽调一支足以抗衡南洋舰队的部队,绝非是一件易事。
略加思索之后,弗朗茨做出了决定:“立即将海战结果发布出去,勒令宣传部在全世界发起舆论攻势,动摇大洋联盟的军心。
通知我们的盟友,让他们连夜赶印刷一批传单,明天空军轰炸的时候,顺路撒向英伦三岛。”
这么好的机会,要是不乘胜追击,那实在是对不起上帝。
不知道英国民众能否承受这样的打击,开战不到一个星期,就接连遭遇空袭、海战失败。
如果有人能够领头,在内部搞起事情来闹一波,那就更完美了。
想想之后,弗朗茨就放弃了亲自下场的打算。情报人员也不容易,让他们执行这样的命令,分明就是强人所难。
英国内斗严重,那是建立在没有外部威胁的情况下。眼下局势这么严峻,反对党也不是傻子。
政治斗争归政治斗争,前提条件是大英帝国必须存在。不可能为了政治斗争,就完全弃国家利益于不顾。
就算真有个别人看不懂形势,想要趁机搞事情,利益集团也不会容忍他们瞎折腾。
第一百四十章 战后影响
凌晨时分,防空洞内的英国政府临时驻地,此刻依旧是灯火通明。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白天轰炸的硝烟刚刚散去,又一个噩耗传了过来。
英日联军在海战中惨败,甚至连旗舰都沉没了,舰队指挥官米歇尔上将现在生死不明。
收到这个消息,众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开玩笑”,光远东舰队就能够压制南洋舰队,英日联军怎么可能输?
遗憾的是经过再三核实之后,证明这就是现实,并非什么恶作剧。
被迫接受了这个现实,坎贝尔首相的三观都受到了颠覆,原来皇家海军已经不再是天下无敌。
有了这个认知后,坎贝尔整个人都不好了。要是皇家海军镇不住场子,这场战争该怎么办?
最懵逼的还是海军大臣斯温丁,前线的战报虽然说得很清楚,将战争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敌人的空军参战了。
至于航母,一直都躲在后方,自始至终都没有露过头,反正都是飞机在轰炸,参战的英国军舰自然分不清其中的区别。
战争是残酷的,输了就是输了,甭管有再多的理由,都无法改变战争失败的事实。
敌人的空军有多厉害,看看内阁政府现在的办公地点就知道了。但凡是有一丝办法,他们也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
短暂的眼神交流后,室内很快就沉寂了下来,众人纷纷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境地。
颇有几分:“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你和我”的感觉。
一杯咖啡的功夫后,外交大臣亚当率先打破了沉默:“马六甲海战的失败,对帝国的整体战略都造成了非常恶劣影响。
军事上的问题,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外交上的麻烦绝对令人崩溃。
敌人不会善罢甘休,或许今天晚上、又或许是明天,这个消息就会传遍全世界。
我们那帮本立场本就不坚定的盟友,恐怕又要闹幺蛾子了。要安抚他们,帝国势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证明我们拥有赢得战争的实力,要不然很难让他们倾尽全力。”
空手套白狼的把戏玩儿惯了,现在要拿出切实的利益,亚当明显有些不习惯。
不过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纯忽悠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大家都学精了。画饼再大,也不能充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