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灯,无论温迪施格雷茨亲王怎么掩盖,这个弱点还是暴露了出来。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解释道:“话不能这么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一旦俄国人出手打破局势,我们就必须要采取行动,尽可能的提高我们的军事实力,才是保障奥地利帝国安全最有效的手段。
扩大预备役数量的办法很多,不一定要等士兵退役后转化,我们完全可以组织青壮进行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
战争爆发后,只需要一两个月时间,他们就可以变成合格的士兵,比单纯的招募新兵从头开始训练要快的多。”
卡尔想了想说:“这个办法不错,可是花费太大了。俄国人就算动手了,战争也不会短时间内结束,奥斯曼帝国又不是纸糊的。
根据以往的经验,最短也要打上两三年,要是拖的时间长了,打个十年八年也不是没有可能。
到时候再用好了,放心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局,政府的重心都会转向军队,你们想怎么扩充都没有问题。”
这种事情弗朗茨遇到的多了,基本上每年财政预算前都会出现,几乎每次卡尔都是舌战群英。
“好了,财政的问题年度预算还有时间,你们下去慢慢商议。先讨论一下陆军部提出了预备役计划,有没有可行性。”
费利克斯首相回答道:“陛下,建立一支基数庞大的预备役,对我们的国防安全确实非常重要。
尤其是在我们接下来的战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动员一支庞大的军队出来,可以将风险降低到最低。”
弗朗茨知道大家是准备学习俄国人的人海战术了,现在是排枪时代,在战场上人多的确占优势。
从人口上来说,奥地利和法兰西相差无几,除了毛熊那个变态外,在欧洲大陆上拼人多,奥地利帝国是不怂的。
“支持!”
“支持!”
……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很快达成了一致,人多力量大的真理再次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弗朗茨严肃地问道:“那么我的陆军大臣,这么庞大的军队,如何保证他们的战斗力?”
不能因为兵多就当炮灰用,奥地利又不是毛熊,士兵战死了也是要给抚恤金的。
弗朗茨可不认为和士兵谈爱国热情有用,与其扯那么多高大上的理论。
不如直接告诉他们打赢了就可以获得土地、金钱、战利品、爵位……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更靠谱。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回答道:“陛下,保障军队战斗力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军官。我们陆军部准备扩编军官数量,给一线部队的军官们配上两名副职。
战争时期,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部队扩充到一百万,以便在战争初起占据优势。”
弗朗茨点了点头,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只要战争初起莽一波成功了,战争也就结束了。
普鲁士王国国力有限,只能搞一波流,失败了短时间内根本就无力再来一次;法国人只要在战场上发生了大败,法国民众就会帮忙干掉政府的。
只要不脑残到去进攻法国本土,新的法国政府又会陷入持续的内斗中,等他们内斗结束,黄花菜都凉了。
第四十三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
大预备役战略通过了,增加军费也是必然的。短期内军费增长还不明显,随着预备役数量的增加就不一样了。
养预备役再怎么便宜,军费开销也不会低于正规军的百分之十五。武器装备可以用正规军淘汰下来的旧货,士兵工资也可以省了,但是训练经费无论如何也不能省。
正常情况下,奥地利的预备役部队,每年都有不低于两个月的训练时间,训练完成过后,政府多少还要发放一笔慰问补贴。
按照每年新增预备役士兵二十万计算,这笔开销就相当于每年扩军三万,预备役总量达到两百万后封顶,就相当于在现在的基础上,现役部队增长了二十五万。(扣掉已有的五十万预备役)
如果按照以往奥地利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估计坚持不了多久,这项计划就夭折了。
弗朗茨不由的庆幸工业时代降临了,不然农业国的奥地利真的就养不起这么多兵。
“考虑到未来的海外殖民战略要陆海军紧密配合,我决定建立一个总参谋部,由拉德斯基元帅担任首任总参谋长。”弗朗茨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毫无疑问,这个总参谋部是独立在陆海军之外的,名义上只是协调陆海军配合,实际上到了战争时期,这个参谋部就凌驾在了陆、海军部之上了。
要是没有权利怎么协调?难道还要派人去和下面的部队讲道理?
尤其是这个首任参谋长拉德斯基元帅,作为奥地利军队中德高望重的存在,有他在还能架空总参谋部不成?
“陛下,我们的殖民海外战略还没有到实施的时候,现在设立总参谋部是不是太早了。”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反对道
反对,必须要反对。增加了一个总参谋部,在很多地方和陆、海军部权利重叠,必然会大大挤占他们的权利。
相比温迪施格雷茨亲王的反应激烈,没有多少存在感的海军大臣就无所谓了。
设立一个统筹两军的机构是早晚的事情,陆军出身拉德斯基元帅出任总参谋长,固然是表明了陆军的主导地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