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发生在1848年的叛乱,匈牙利王国还是匈牙利王国,在伊斯特凡塞切尼伯爵的领导下,他们还可以进行社会改革,建立一个理想的匈牙利社会。
历史没有如果,丧失了领袖过后,他们这帮匈牙利改良派,就成了一盘散沙,不少人都被奥地利政府收编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要不了多久菲克文娜也会接受奥地利政府的善意,现在他还想为曾经的梦再努力一次。
“幅恩格斯校长,为什么要取消匈牙利语?”菲克文娜质问道
幅恩格斯解释道:“菲克文娜先生,你应该知道匈牙利民族学校从建立开始,就是依靠外界的捐款维持,我们只是收取少量的学费。
最近两年我们接受到的捐款已经大大减少,学校的经费已经陷入了困境,从一年前开始,教职员工的薪水就不能按时发放了。
为了让学校生存下去,我们不得不接受奥地利政府的教育拨款。
根据奥地利教育部规定:凡是接受政府拨款的学校,中小学教育奥地利语作为唯一专修语言。”
这样解释,幅恩格斯已经和很多人都说过了。学校的实际情况,比他说的还要糟糕。
多学习一门语言,无疑要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其它功课的成绩,很多家长向学校提议取消匈牙利语。
不要讲那么多大道理,他们只关心升学考试。这个年代能够上大学的几率本来就低,为了下一代的未来,很多人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菲克文娜皱着眉头问道
幅恩格斯叹了一口气说:“菲克文娜先生,胳膊拗不过大腿。1848年的事情过后,奥地利政府就非常的警惕民族主义。在文化、教育领域,全面推广一体化教育。
这是政府制定的国策,除非能够让他们再次相信我们,不然这种打压就不会结束,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造反、革命?这些东西他们都不陌生,可这不是他们的强项。大家都有一家老小,谁肯去冒险啊?
况且,今时不同往日,国内的经济增长迅速,社会秩序稳定,民众根本就没有革命的动力。
第五十六章 唯有利益永恒
没钱是一个大问题,尽管菲克文娜是一名收入不低的作家,同样也无力解决学校的经费问题。
募捐?研究一下匈牙利民族学校建立的原因就和道,现在想要募集经费是不可能的。
这和1848年的大革命有关系,强烈主张推广匈牙利语言文字的人,大都是倾向于革命党的,这些人差不多都见了上帝,或者是在为奥地利的铁路事业而奋斗。
侥幸逃过一劫的人,大都是温和派的,这些人往往谨小慎微,并且数量不多,无力承担这笔开销。
匈牙利语言文字,经过十个世纪的演变才成型。起源很早公元9世纪,中世纪的时候已经有了八百个词汇,主要来自突厥语族、高加索语系、以及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德语的不少借词。
1836年匈牙利发起语言文字革命,后世的匈牙利语言文字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成型的,1844年匈牙利语成为匈牙利的法定用语。
匈牙利贵族大都来自于德意志地区,这些贵族会匈牙利语的人不少,可是学过匈牙利文字的却没有几个,匈牙利语主要在底层民众流通。
在这种背景下,伊斯特凡塞切尼建立了匈牙利民族学校,在中上层推广匈牙利的语言文字。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这种语言学校,将在匈牙利遍地开花,为后世的匈牙利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这也是后世伊斯特凡塞切尼被成为:“匈牙利最伟大的人”原因之一。
实际上他对匈牙利的贡献还有很多,比如说:建立科学院、建立贵族俱乐部、推动废奴……
不过历史没有如果,在弗朗茨的蝴蝶效应下,这位伟大匈牙利民族主义者提前见上帝了。
树倒猢狲散,没有这位领袖过后,剩下的民族主义者就成为了一盘散沙,加上奥地利政府的打压,很多投机者从民族运动中退了出来。
随着社会形势的改变,贵族、资本家们已经不愿意让孩子继续学习匈牙利语言文字,他们担心这种教育经历,会降低下一代进入大学的机会,捐款自然也无从谈起。
没有金主支持,这些学校自然陷入了困境,不得不接受奥地利教育部的诏安。
佩斯,这座匈牙利曾经最辉煌的城市,现在已经没落了下来。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战后奥地利政府没有拨款重建布达佩斯,现在再次被拆分为两个城市。
往日热闹的贵族俱乐部,现在也冷清了起来。步入大门,看着里面稀稀散散的几个熟人,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生面孔。菲克文娜原本火热的心,已经凉了下来。
那怕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这里依然没有能够恢复过来。作为匈牙利曾经的首都,当地的贵族元气大伤,很多古老的贵族都烟消云散。
今天能够聚集这么多人,还是因为匈牙利的名人李斯特过来表演,大家冲着他的名声才来的。
不要看人不少,肯给民族学校募捐的人却没有几个。如果是一路人的话,菲克文娜也不会不认识,毕竟这个民族主义温和派的圈子又不大。
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依旧,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菲克文娜最终还是没有开口,文人的傲气不容许他低三下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