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内忧外患来形容他的处境再恰当不过了,内有贵族蠢蠢欲动,外有资本家们虎视眈眈,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让他滚蛋。
从1847年冬,维也纳的民众就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物价上涨了,并且还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剧攀升的。
到了1847年12月底,维也纳的物价已经上涨了百分之四十七,资本家们正在一点一点试探民众的承受极限。
这个时候,大家将目光投降了维也纳政府,期待政府能够拿出解决的方案来。
显然,大家要失望了,维也纳政府就没有干预物价的能力,或者是职能。尽管梅特涅首相多次采取措施,最后也收效甚微。
比如说:政府张贴公告,责令商人不得哄抬物价,结果没有什么卵用。
又比如说:首相多次约谈资本家未果。
政府还抓紧时间,从外面调集物资进入维也纳,企图平息物价,可惜在资本家们的阻击,还有内部贵族的腐蚀下,最终还是失败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至少物价上涨的速度被打压了,并没有一次性的攀升到巅峰。
经过了上一次的失败过后,资本家们内部也不怎么信任,看到有利可图,不少实力薄弱的小资本家等不到物价最巅峰的时刻。
人都是自私的,弗朗茨很清楚,维也纳物价大幅度上涨的背后,还有贵族们的参与,只不过他们都是为了逐利的自发行为,并没有参与资本家的联合行动中。
这些人最初的想法,或许只是想要趁机赚一笔,可是到了现在,财富渐渐迷惑了人的眼睛,很多人都陷了进去,无法自拔。
不过他们的运气不怎么好,正好赶上了欧洲经济危机。
从1845年开始,欧洲地区贫繁出现粮食欠收,国际粮食价格暴涨,随着粮食价格的攀升,本就不富裕的欧洲民众将大量的资金花费到了吃饭上,欧洲购买力市场不断萎缩。
1846年美国棉花,棉纺产品价格上涨近乎一倍,高额的价格令棉纺产品销量下滑。
随着商品贸易量的下降,资本家们很自然选择裁员,英国失业人口持续增长,铁路货运量不断的创下新低,很多铁路公司都陷入了亏损状态,1847年秋英国铁路泡沫破灭。
资本主义世界向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铁路泡沫破灭,正在建设中的铁路也随之而停工,钢铁需求量下降。
这场危机很快就波及到了钢铁和煤炭行业,斯塔福德郡137座炼铁炉中,58座停产。生铁产量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内减少了三分之一,煤炭产量也下降了近两层。
1847年11月,英国纺织工业中心之一兰开夏地区,920家棉纺织工厂中,有200家完全停业,其余的多半一周开工2-4天。70%以上的工人遭受失业,或半失业的打击。
英国爆发的工业危机,并没有引起奥地利资本家们的重视,无论是1825年的英国经济危机,还是1837年的经济危机都没有波及到奥地利。
作为一个非工业化国家,就算是想要爆发工业危机也不够格,同样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也无限的低。
很多人都忘了,现在的奥地利已经不是曾经的奥地利了,作为一个半工业化国家,奥地利已经无法在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了。
最先倒霉的就是法国人,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度过危机,英国资本家开始向海外倾销物资,猝不及防的法国人成为了第一波受害者。
截止到了1848年,法国工业生产总量,下降了百分之五十。
德意志地区也不例外,因为工业实力薄弱,受到的冲击也更大。
1847年冬,克莱费尔德8000台织机中有3000台停工,1848年上半年,科隆14家工厂中只有3家开工,埃尔富特的工业几乎全军覆没。
奥地利的资本家们哭了,想要趁火打劫的贵族们也哭了,为了平息物价,维也纳政府下调了进口关税,大量英国廉价货扑面而来,这个真的吼不住了。
哄抬物价也要钱啊,面对一个工业国的倾销,奥地利的资本家们表示,他们不是傻子,脑袋灵光的资本家们在第一时间选择了撤退。
1848年1月份,维也纳除了粮食价格比较坚挺外,所有的工商业制品价格都发生了血崩,危急时刻大家自顾不暇,谁还顾得上别人啊?
跑得快的资本家,还可以利用时间差止损,跑得慢资本家,就直接被套牢了。
供大于求,维也纳市场上的工商业产品售价,已经跌破了他们的生产成本价,哄抬物价的资本家和贵族们被迫忍痛割肉。
所有人都知道经济危机来了,为了减少损失,资本家们纷纷开始裁员,更多资本家因为在这次危机中损失惨重,甚至干脆关闭了工厂,维也纳的失业人员急剧攀升。
第二十二章 一月革命
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也打蒙了奥地利政府,这玩意儿他们也是第一次经历,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
普通的经济危机也就罢了,问题是这次工业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传统的应对方案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政府出资救世?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梅特涅除非是脑子进水了,才会去想怎么挽救这些资本家。
当然了,必备的措施还是有的,比如说因为物价暴涨,政府下调的关税,马上又恢复了正常。
可是国内的危机并没有解除,害人终害己,囤积了大量物资的资本家、贵族,这次把裤衩都赔进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