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巴伐利亚王国,这些小邦国就要直面奥地利,他们的实力有限,根本不具备反抗奥地利的实力了,人心士气散了,后面的问题就好办了。
德意志这些小邦国看起来不起眼,要是联合了起来,他们的实力也不弱。
三四十万军队还是能够拿出来的,再加上一个普鲁士王国,如果不能迅速各个击破,一旦陷入了僵局,那么这次计划就失败了。
因此政治伪装就非常的重要,不说把各国政府忽悠过来,只要他们迟疑一下,让奥地利打掉了巴伐利亚,就大局已定了。
表面上看,奥地利政府现在可是和平统一派占主导,反对德意志统一派紧随其后,至于主张武力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声音,不到下面去根本就听不到。
从政治上分析,无论怎么看,奥地利政府都没有采取军事行动的动机,也不具备做出这种决策的条件。
某种程度上来说,政客的政治立场将影响到国家的决策,就如同主张废奴的林肯当选,美国内战就被引爆了。
如果奥地利政府是主战派在台上,德意志地区各邦国都会警惕万分,就像现在大家警惕普鲁士王国一样。
即便是他们的实力还比不上奥地利,可是他们的首相都是军方出身,一个标准的强硬派,给大家的感受就是威胁。
弗朗茨从善如流的说:“那好,先帮俄国人顶住这一波,后面他们应该又要收战争税了,想必今年沙皇政府是不会再缺钱了。”
战争税是欧洲独特的税种,在近代以前,君主们发起战争的资金,通常就是来自战争税。
现在奥地利也存在着战争税,只不过不到万不得已,弗朗茨是不会收的。收了钱就不能打败仗,不然后果会非常严重。
拉德斯基元帅提醒道:“陛下,现在该制造战争借口了,分化瓦解德意志邦国的事情到了这一步就可以了,再来就过犹不及了。”
弗朗茨想了想说:“按照计划行事吧!”
第九十七章 诛国贼
自从费利克斯首相出访德意志邦国开始,统一的话题就媒体炒热了。仿佛一天不聊这个话题,就要被这个世界淘汰了。
尤其是在费利克斯巴伐利亚之行失败过后,造成的影响就更大了,德意志民族主义自然是大失所望。
不管他们认不认同神罗帝国,都不得不承认这是最有可能实现德意志地区统一的方案。
当巴伐利亚政府的统一方案出现后,第一时间就被有心人传递到了德意志各地,引起了轰动。
奥地利自然是不屑于顾,三足鼎立也是要靠实力的。普鲁士王国虽然只是中等国家,可人家的武力达到了列强水准,勉强还有这个资格。
可是巴伐利亚呢?他们凭什么取得同等的地位,难道就靠代表众多小邦国?谁同意了?
如果他们的实力和普鲁士接近,那么没得说,三足鼎立是必然的。奥地利也不用西进了,老老实实经营巴尔干半岛就行了。
普鲁士王国同样不买账,三足鼎立的政治体制,他们什么好处也捞不到。无论是小德意志计划,还是南北德意志计划,都比这份计划要符合他们的利益。
两个大邦国仅仅只是不满,就一笑而过,最多也就是报纸上讥讽巴伐利亚政府自不量力。
德意志地区的小邦国们就炸锅了,就这么被代表了,我们同意了么?
被报纸一引导,舆论瞬间就爆炸了。各种喷子都出现了,好像不骂一遍巴伐利亚,他们就心里不舒服。
莱茵河日报,就直接来了一篇《巴伐利亚的野心》,还刊登了巴伐利亚政府吞并德意志各邦国的战略计划。步骤之详细,就像是真的一样。
真的,假的,这个没有人关心,反正大家都一厢情愿的认为这是真的,不然德意志地区这么多邦国,怎么可能是三国内阁呢?
如果不能吞并这些邦国,又凭什么在帝国中代表他们呢?
没过多久,又有人翻出了巴伐利亚勾结英法俄三国,企图将奥地利和普鲁士踢出在外的分裂德意志计划。
这是真的,因为英法确实提出过这个建议,巴伐利亚政府也愿意接受。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就被奥地利和普鲁士给联合掐死在了摇篮中。
甚至巴伐利亚政府,还暗中支持过这一理论。只不过影响力太小,在巴伐利亚王国都占不到主流,更不用说推广出去了。
现在媒体翻出来自然是在胡说八道,不进行艺术加工的报纸,好意思说自己是新闻人么?
弗朗茨承认他出钱了,没有奥地利政府出钱,德意志地区这么多报纸,也不可能这么整齐的黑巴伐利亚。
当然,这里面肯定还有巴伐利亚政府这次决策失误的关系,他们把列强的支持看太重了。
这是小国的通病,必须要看列强的眼色行事,日积月累之下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人都是有野心的,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也不例外。天天在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玩儿平衡,时间长了也是会让人厌烦的。
英法俄三国一鼓动,这种野心就按赖不住了。理论上巴伐利亚的计划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如果历史没有发生改变,三分德意志的计划很有可能变成现实。
只不过这个外交操作难度要求比较高,巴伐利亚王国也需要开一点儿挂,至少要拥有二十万精锐之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