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打不打,实际上大家不在乎。可是关系到了大家的政绩就不一样了,现在战争爆发局势失控,未来想要干预就只能依靠武力了。
武力分裂美国和政治手段分裂美国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要是靠政治手腕分裂美国,那么在坐的这四位就创造了外交史上的奇迹,凭借这一功劳,就算是混成外交大臣也不奇怪。
别的国家政治稳定,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要成为外交大臣还有困难。可是法国不一样,最多也就排上几年队,就轮到他了。
这还是拿破仑三世时代,政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要是在共和国时期,一年之内换七八次人都没啥好奇怪的。
英国驻美公使马克奥立弗摇了摇头说:“逆转局势哪里有那么容易。最好还是南北双方打个两败俱伤,最后由我们出面调停。
只是这个度不好把握,万一玩儿崩了,让一方赢得了战争,我们再想要干预要付出的代价就大了。”
西班牙驻美公使弗朗西斯科报怨道:“都怪杰斐逊·戴维斯那蠢货,满脑子都是打打杀杀,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政治!”
“他要是不蠢,我们还支持他干嘛?扶植一个蠢货主导南方同盟,总比支持一个枭雄要好。”奥地利驻美大使德鲁克安慰道
毫无疑问,大种植园主杰斐逊·戴维斯能够成为南方同盟的总统,也少不了四国的支持。
杰斐逊·戴维斯能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显然也不是什么简单货色。他参加过美墨战争,担任过战争部长(国防部的前身)。
战争时期,自然要选一位精通军事的国家领导人了。至于其它方面的能力,欠缺一点儿也无妨。况且,能够担任战争部长就足以证明他的政治才能不低。
法国公使亚尔弗里得提议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先支持南方这帮蠢货。反正他们的实力有限,就算是明天攻克了华盛顿,也没有统一美国能力。
到时候,我们再支持北方政府打回来。反反复复来几次,尽可能的消耗他们的国力,免得成为了祸害。”
英国公使马克奥立弗想了想说:“南方政府既然敢摆我们一道,怎么也要给他们一个教训。不如现在我们一起宣布中立,呼吁两国和平解决争端。”
支持的方式有很多种,力度最大的自然是直接下场。显然,南方政府干的蠢事,令大家非常的不满,直接拉偏架不可能发生了。
宣布中立,无疑是在警告南方政府,不要玩火。
呼吁两国和平解决争端,换个理解方式,也可以看成是在为武装干涉制造借口。
等到大家准备干涉的时候,潜台词就变成了:谁要是拒绝和平解决南北问题,那么四国就要用武力让他们同意。
第六章 努力
华盛顿,政府大楼内
国务卿萨法尔邹着眉头汇报道:“总统阁下,现在的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南方政府利用棉花外交拉拢了英法奥西四国,国际舆论呈现了一边倒。”
不是萨法尔不努力,实在是敌人太强大了。自从南方政府承诺会在未来废除奴隶制过后,这次南北战争就演变成了关税之争。
北方政府所谓的正义性,被舆论批的一文不值。这是美国宪法的锅,给南方独立提供了法理基础。
如果不是南方政府主动挑起战争,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个年代,美国各州权利非常大,大家不配合备战,中央政府根本就无能为力。
欧洲文化体系内非常重视法理。有了法理基础,各国政府直接承认了南方政府的合法性。
北方政府公关都没用,纺织业对英国人的重要性太大,国家经济都被绑架了。
对法西两国同样也有不小的影响,北方政府的关税壁垒,无疑是提高了大家的生产成本,这是在资本家们的口袋里抢钱。
林肯疑惑的问:“我记得奥地利人已经停止从南方进口棉花了,他们为什么还要支持南方政府?”
不光是停止了棉花进口,在农产品领域美奥两国还是竞争对手。南方的种植园经济模式,对奥地利的农业体系还是有冲击的。
从利益上出发,这个时候奥地利人应该支持北方政府打击南方种植园经济才对。
国务卿萨法尔解释道:“根据我们收到的情报,南方政府承诺放弃中美洲地区的利益,换取了奥地利人的支持。
这只是表面上的因素,根据我们分析可能和工业市场有关。最近几年奥地利的工业发展非常快。
南方种植园经济虽然冲击到了他们的农产品出口,但是这种冲击并不大,奥地利出口的是加工完成的成品。
国际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奥地利人占据了最大的份额。目前欧洲最大粮食进口区域德意志、意大利、英格兰,前面两个都受奥地利影响。
南方的种植园经济体制下,需要大量进口工商业产品,这个市场也是各国的必争之地。”
没有办法,北方政府要工业化势必要和欧洲各大工业国发生竞争;而南方政府却在生产工业原材料,并且给大家提供工业产品出口市场。
这是切切实实的利益,在利益面前所有的外交努力都是徒劳的。北方政府不可能开出比南方政府更好的条件,自然拉拢不了各国。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林肯总统说道:“那么重点公关俄国人,他们总不需要工业原材料和市场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